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这份规划中,农村党员培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乡村发展的前行道路。
《规划》明确提出,农村党员培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实际需求,特别注重实战技能的培养。这一要求切中了农村发展的要害,精准对接了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当下,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农村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从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到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提升,每一项任务都艰巨而复杂,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党员队伍来引领和推动。
通过对农村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将政策的“活水”引入乡村发展的“田间地头”。以“千万工程”经验为例,这一源自浙江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为全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农村党员经过深入学习,能够将其中的精髓运用到本地的发展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比如,有的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党员们可以借鉴“千万工程”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等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的乡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党员们则可以通过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实战技能培训更是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然而,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困难。通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营销、农村电商等方面的实战技能培训,农村党员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他们可以将所学的技能传授给身边的群众,带动群众共同发展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例如,一些农村党员通过参加农村电商培训,学会了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打破了以往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信息不畅的困境,让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培训过程中,各地也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有的地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让农村党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同时,定期组织线下的实地培训和实践操作,让党员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的地方邀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到农村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手把手的示范,让农村党员更好地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这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党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
农村党员作为农村发展的“领头雁”,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广大农村党员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过硬的技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新图。
(吴彤)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