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要持续抓好为基层减负赋能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基层是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把基层负重减下来、干部担子卸下来,常抓不懈推动基层减负,激励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让基层减负结果“负负得正”,以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护航基层治理行稳致远。
明确权责,高站位谋划“减准其负”。权责边界清晰,才能杜绝责任“甩锅”;权责匹配合理,才能真正减轻负担。组织的运行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从上到下每个层级、每个部门该干什么、该怎么干,都应该有明确的权责清单,如果事事都压到基层,以属地管理为名转嫁责任,基层这根“针”就会“顶不住”,最终严重影响基层治理生态,抑制基层干部的担当创新活力。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重中之重是要规范属地管理责任,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把基层减负工作纳入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防止责任像“液压机”层层压到基层。要坚持分布推进、精准施策,明确基层组织法定职责事项、协助办理事项、不应承担事项,建立基层事务清单,赋予基层治理权限,破解基层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怪圈”,实现权责匹配、轻装上阵。
破除形式,高质量落实“警惕新负”。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只会越减越“负”。减负的核心在于落实,落实不到位,减负打折扣,该减的负担就减不下去;落实中走形变样,减负就可能越减越负,减出“新负担”。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精准画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划分哪些是亟需减掉的负担,哪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负面清单,严肃整治“文山高耸”“会海汹涌”“过频督查”“花式创建”,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批评,树立不求“显绩”求“实绩”的政绩观,把应减之负“减到位”“减到底”,激活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深入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找准基层负担的“病灶”,对症下药、靶向施策,减少不必要的任务、不切实际的要求、重复繁琐的考核,释放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
壮马赋能,高效能治理“负负得正”。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的难题,除了要把“车”变小变轻,为基层明确权责减轻负担,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还要给“马”赋能,提高“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加大“马”力、提升“拉”力。要将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基层减文、减会、减表、减报、减痕,同时要不断加强知识技能培训,为基层送政策、送人才、送资源、送保障,提高基层干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小马”变成“快马”。减负更不能“减担当”,要注重培养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内卷”“内耗”“内伤”,提升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做好基层减负的“后半篇文章”,引导基层干部争当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基层治理的实践者、和美城乡的守卫者,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新的贡献。
( 王荷娜)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