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皖企 > 正文

踏红色足迹 赏万佛湖光

2025-11-10 09:35:5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孙晓帆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记者 宋娟/文 马启兵/图) 秋末冬初,细雨微凉,舒城大地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为迎接第26个中国记者节,11月7日,市场星报、安徽画报、安徽财经网组织记者走进钟灵毓秀的六安市舒城县(如图),开启了一场兼具人文底蕴与红色记忆的探访之旅,在山水之间触摸发展脉搏,在烽火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

一坝映初心 山水绘新卷

采风活动首站抵达风光旖旎的万佛湖景区。

记者们泛舟湖上、漫步湖中栈道,沉浸式感受山水画卷中的文旅融合新活力,近距离触摸景区在业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的发展新图景。

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水利枢纽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皖西五大水库之一。

“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万顷;兴利除害,造福子孙亿兆年”,这句写照道尽了这座水利工程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走进龙河口水库纪念馆、站在万佛湖千米大坝上极目远眺,时光仿佛回溯至1958年——十万民工靠着简单的肩挑手推,日夜奋战在工地上,历时三年终将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 “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 的水利奇迹呈现在世人面前。

历时10载,龙河口水库完成续建和各类配套工程,与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连为一体,实现了南水北调、江淮沟通的规划方案。

如今,这座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丰碑依旧焕发着生机。它守护着 9.03 亿立方米的地表 Ⅱ 类优质水源,滋养着 157 平方公里的生态区域,让周边草木繁茂、鱼虾成群。

从昔日修建大坝的艰苦卓绝到如今的文旅繁荣,万佛湖集齐 “山、水、泉、石、岛、崖、壁、池、林、鱼” 等多元景观,满目青山与一湖碧水相映成趣,秉持 “一座坝、一片岩、一湖水、一条鱼、一群岛、一环路、一精神” 的发展思路,以龙河口精神为指引,让红色基因不断驱动研学与康养产业升级。

此前已斩获多项殊荣的它, 其“出航码头-燕子岛-周瑜岛-龙王岛-返航码头” 航线,今年7月成功入选全国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经验交流会12家重点推介项目之一,成为游客打卡舒城的必选路线。

烽火存记忆 初心照征程

离开万佛湖,采风团一行走进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村,探访坐落于此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

1938年5月,高敬亭司令率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东港村,将政治部设在韦家大屋。如今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便是依托政治部旧址修缮建成,一砖一瓦间都留存着历史的印记,成为见证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的关键历史见证。

展厅内,褪色的旧军装、带着弹痕的旧武器、布满补丁的简朴生活用品,还有部队自耕自种时使用的锄头、纺车等工具静静陈列,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诉说着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光辉战斗历程。

展览中,蒋家河口战斗的相关史料尤为引人注目,清晰呈现了这场打响新四军对日作战第一枪的战斗细节,让记者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

大家驻足展厅,认真聆听讲解,在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详实史料中追寻先辈奋斗足迹,重温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与深沉家国情怀,在这一刻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