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皖企 > 正文

“土特产”如何挑起县域经济大梁

2025-09-17 01:33:34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孙晓帆   

据《农民日报》9月16日整版报道 过去的怀宁,满山都是巴茅草、老矮树,这颗蓝紫色的小浆果在当地人眼中还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洋玩意儿”;如今的怀宁,不仅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更凭借85亿元的年产值,让蓝莓产业成为挑起县域经济的大梁,成功将“怀宁蓝莓”打造成响彻长三角的“土特产”闪亮名片。

1998年前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勇在安庆市怀宁县种下了第一株蓝莓幼苗,彼时这颗蓝紫色的小浆果,在当地人眼中还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洋玩意儿”,谁也未曾预见,这颗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果实,竟能多年后成为改写县域经济版图的“蓝色密码”。

27年后的今天,当晨雾漫过怀宁万亩蓝莓园,三桥镇金闸村62岁的农户程希平正提着竹篮穿梭在果树间,在江浙工地漂泊十余年的他在家门口找到了“金饭碗”。“以前种水稻,一亩地忙活一年也就赚千把块,现在采蓝莓,旺季一个月就能挣三四千!”他笑着擦去额头的汗,抬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没想到这洋水果成了咱的‘当家果’!”

过去的怀宁,满山都是巴茅草、老矮树,自蓝莓在怀宁落地生根后,县委、县政府锚定“特色产业兴县”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作用,从政策扶持、技术攻关到产业链延伸,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深耕,让这颗小小的蓝莓逐渐长成参天产业。

如今的怀宁,不仅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更凭借85亿元的年产值,让蓝莓产业成为挑起县域经济的大梁,成功将“怀宁蓝莓”打造成响彻长三角的“土特产”闪亮名片。

目前,怀宁已培育国家级蓝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集聚规模化种植企业198家,以及10家精深加工企业,其中千亩以上种植企业7家、500亩以上企业15家、300亩以上企业60家、100亩以上企业140家。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