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皖企 > 正文

产业逐绿动能更强劲

2025-04-24 08:17:52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编辑:孙晓帆   

冶炼、研磨、浮选、提炼……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选矿车间,冶炼车间产生的铜冶炼渣得以“回炉”,进行二次提炼。

“我们利用浸出、熔炼、电解等技术手段,将铜冶炼渣这种难以处理、价值低下的冶炼废弃物进行处理,进一步从中获取铜资源,实现铜矿石资源的二次利用。”近日,金冠铜业分公司选矿车间主任韩清清说,他们熔炼炉渣回收的精铜矿,相当于一座中型矿山的产量。

据了解,目前,金冠铜业分公司每年可回收含铜品位20%的铜精矿15万吨,铜精矿作为原料返回公司冶炼系统,尾砂外售给水泥厂作为水泥添加剂使用,资源全部得到充分利用。

近年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将5G、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把“绿色”理念融入生产经营、产业升级、发展转型的全过程,坚持绿色化转型,实施“双碳”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过去,我们硫酸生产系统产生的热量都被白白浪费掉了,随着2022年HRS(低温余热回收)项目的运行,热能得到回收利用,产出的低压蒸汽用于发电,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还节约了一大笔用电成本。”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双闪硫酸车间副主任胡生杰说。

据介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实现矿山和冶炼废物资源化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超过62%,位居行业前列。铜冶炼硫总捕集率达到99.95%,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82.83%。

传统的水泥生产属于高耗能产业,海螺集团近些年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资源有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等行业难题,分步骤全方位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打造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厂,建设智能生产与智慧管理有效融合的“水泥工业大脑”,全力推进海螺“云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目前,集团已在100多家工厂推广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生产效率提高21%,资源利用率提高5%,年效益增加约10亿元,水泥窑最长连续运转周期突破400天(行业平均运转周期为60天至90天),打破了行业纪录。”海螺集团安徽区域执行总裁洪渊说。

当前,省属企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着结构性、周期性和市场性多重挑战,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我们将把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创新作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聚焦重点领域,梯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聚焦价值创造,推动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能力提升,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数字化与省属企业生产经营各项业务深度融合,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