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皖西地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皖西绿茶的茶树品种丰富,叶片色泽墨绿油润,滋味鲜活。可每年一过谷雨季节,很多地方的茶叶采摘就进入了停滞期。这在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宁井铭看来有点遗憾:“茶叶的采摘时间仅30天左右,会造成大量的鲜叶资源浪费!但是,黄大茶的产业发展改变了这种局面。”因此,宁井铭今年在省两会上的提案,就是“关于加快推动大别山区黄大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有“金枝玉叶”美誉的黄大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它的鲜叶采摘很迟,通常在立夏节前后。近些年来,皖西黄大茶宛如一颗茶业新星,凭借自身独特魅力在市场上熠熠生辉。其扎根于皖西大别山区,巧妙地将春末夏初的鲜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开启了一条独特的加工之路。这不仅延长了茶叶的生产链条,还大幅提升了亩产效益,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黄大茶凭借“香高味醇”的卓越品质,再度吸引了新式茶饮企业的敏锐目光。“2024年11月29日,一茶饮公司精心打造的以皖西黄大茶为原料的新式茶饮‘晴山栖谷’重磅上市,瞬间在茶饮市场掀起热潮。仅仅前两天,销量就如同火箭般蹿升至300万杯,产值也快速逼近6000万元。细细算来,每杯茶饮需用茶7克,仅两天就消耗了21吨茶叶,这般火爆的数据,无疑彰显出皖西黄大茶具备成为市场宠儿的巨大潜质与得天独厚的条件。”宁井铭介绍道。随着皖西黄大茶声名远扬,湖北、江西和四川等地也开启了黄大茶的产业之路。
“黄大茶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茶叶质量问题、企业规模瓶颈亟待突破,而且,茶叶加工技术短板急需补齐。”为了精准顺应市场需求,牢牢坚守皖西黄大茶的品质高地,持续擦亮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这块金字招牌,宁井铭也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要铁腕狠抓绿色生产,全力筑牢黄大茶安全堡垒。全方位铺开绿色综合防控举措,密织防护网,为黄茶卫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稳步实施皖西黄茶安全生产工程。二是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全速加速规模化进程。集中优势兵力,培育扶持一批在市场上能征善战、极具带动力的茶叶龙头企业,为产业发展树立标杆。积极引导广大茶叶企业朝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康庄大道奋勇迈进。三是持续加大科研力度,奋力提升品牌竞争力。牢牢抓住黄大茶发展建设的黄金窗口期,持续为科研投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深入钻研“皖西黄大茶”加工技术,抽丝剥茧,规范统一加工流程与标准,让每一道工序都有章可循。借助科技创新的强大杠杆,显著提高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稳定并升华皖西黄大茶的卓越品质。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