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星报“3·15” > 食品安全 > 正文

吃冰淇淋导致“脑结冰”!科学吃冰才能安全消暑

2025-07-04 12:51:29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孙晓帆   

今年最强高温来袭

白天热、夜里也热

尤其是中东部

遭遇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

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

酷热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

猛吃冷饮后“脑结冰”

前额剧烈疼痛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淇淋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病因

当冰冷的食物突然大量进入温热的口腔,会对口腔黏膜和蝶腭神经节造成强烈刺激,使头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缩,引起直通大脑的一条动脉痉挛,并冲击痛觉神经末梢,引起头痛。

症状

“脑结冰”通常发生在前额中部或太阳穴附近,表现为瞬间剧烈刺痛,疼痛很快达到高峰,严重者可伴有流泪、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甚至造成短时间的血压升高、短暂性的意识障碍等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会持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

“脑结冰”后怎么办?

3招缓解

1.吃冷饮时如感觉头痛不适,可轻轻按摩头部,一般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症状会减轻;

2.用舌头顶住上颚,有助加速上颚恢复常温;

3. 用手捂住口鼻,快速呼吸,增加进入上颚的热气流,缓解头痛。

高温天气

怎么吃冰更合理?

运动和劳作后 间隔2小时再吃冷饮

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出汗、血管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引发头痛。建议间隔时间至少在2小时以上。

含几秒钟再咽

食用冰淇淋或冷饮时,可以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钟,让食物在口腔中尽量多存留一会再咽下去,最大限度减少寒冷对口腔黏膜血管的刺激。如果冷饮中有其他配料,也可以先吃配料再吃“冰”。

中午吃 饭后吃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营养主任技师胡晓岚表示,空腹吃“冰”,会对胃肠造成刺激。相对来说,饭后吃冷饮对身体影响小一些。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冷饮对身体的影响,可以选择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之间吃冷饮。

避免在短时间内连续大量摄入冰食或冷饮

冰镇饮料每次不要超过150毫升,相当于普通矿泉水瓶的1/3。

雪糕、冰棒每次最多一根。

喝冰镇饮料最好小口慢饮。

有偏头痛等头痛史、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慎食冷饮。

气温不断攀升,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随之升高,应从这些方面做好防范: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高温天要科学饮食、及时补水

食用冷饮后若持续恶心、呕吐、头痛

建议及时就医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