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星教育 > 美文赏析 > 正文

樟树花开

2025-06-30 10:49:42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孙晓帆   

早晨,经历一夜的斜风细雨,车上落满了樟树的花和叶。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樟树花的清芬,淡似有形,香雅不腻,令人陶醉,沁人心脾。

樟树是江南常见的树种,也是马鞍山的市树。上世纪八十年代举家迁居马鞍山时,市区主干道上樟树也刚植下十来年,碗口粗细。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俨然亭亭如盖,一派周正的气象。无数的鸟儿深藏浓荫,叽叽喳喳地闹个不休。这些鸟儿也奇怪,那么多的香樟树,它们却喜欢群居其中的几处、几棵,每次从那些树下路过,嘈杂间恍然有戏园里听戏的感觉,那几片飘落的樟叶或是飞旋的手巾?

樟树很少生虫,干净,不独花香,叶子折断了,也能散发出浓浓樟油的清芬。加之树冠阔大、树荫浓密,因此,江南很多城市都喜欢种植这种树木,既是物种的选择,也是传统的风俗。元代诗人廖大圭有怀古诗《云榭》,其中五六句形容樟树:“陈王成霸业,故国独斯台。寂莫千年恨,传呼五马来。秋风樟树老,残照石碑颓。旧事今谁说,天晴海色开。”

全诗深含迭代比兴之意,这句颈联更是苍劲苍凉。廖大圭是元末明初的诗人,也是位和尚,洪武年间曾经担任过右善世,是专门管理佛教徒和寺院的六品官。廖大圭历经朝代更迭,心头自有一番兴衰感慨,一辈子留下了两百来首诗。而他这首提到樟树的诗名叫《云榭》,起笔首联两句“陈王成霸业,故国独斯台”,很是气势不凡。

中国古代封为“陈王”的人很多,只有南北朝的陈霸先最后建立了霸业,为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人长得颇有帝王之相,《本纪》说他:“少倜傥有大志,不治生产。既长,读兵书,多武艺,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梁武帝大同六年,宗室新喻侯萧暎任广州刺史,大概受了舆论影响,十分看重并带着陈霸先随任直兵参军。大同九年突发广州兵变,情况十分危急。陈霸先率三千精兵驰援,战场上,陈霸先身登云榭,俯瞰战场,指挥坚决,从而迅速果断剿灭哗变,解救了被围困的萧映。至此以后,陈霸先平步青云,拜相封侯,擅权朝纲,直至永定元年(557年)冬十月,陈霸先诛杀梁帝萧方智,自己在建康南郊即皇帝位,成为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和朱元璋都是开国皇帝,两人颇有相似之处,包括出身贫寒,崛起军旅,称帝后依旧生活简朴。只不过廖大圭的《云榭》到底想表达怎样的登高怀古和借古说今的目的,今人还是不得而知,只怕廖大圭自己也不敢说,也说不清,只能一句“天晴海色开”打发了事。

作为江南常见乔木,樟树的实用价值很高,是极好的木料。在江西还有一个小镇就以樟树为名,即清江县的樟树镇。今天的樟树镇虽然名声不彰,放在明朝可是大名鼎鼎,吏部左侍郎熊化就称其为“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樟树镇不仅樟树繁多,还是古代著名的药材市场,是与景德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因为地处要冲,往来必经,因此历代文人迁客留下了不少关于樟树镇的诗文。早一点的如唐代的刘琏写过《发清江》:“暮过樟树镇,晓发清江汭。”宋代的易学大师项安世写过《高台寺》:“我从樟树来,上上八十里。”不过最有名的一首诗还是清代夏敬颜的《王文成纪功石刻》。这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讲述了王阳明当年以一介孱弱文士之身,关键时刻带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的功绩。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朝廷任命王阳明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同时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也正是巡抚地方,王阳明开始了他心学理论的实践。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次理论实践就是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遥想当年,王阳明“誓师樟树决胜算,攻瑕捣穴先南昌”,那该是何等的气概!这场突发的遭遇战,王阳明把心学理论用到了极致,无论是战前分析,己方动员,还是疑兵布阵,还是直捣南昌的战术坚毅果断,无不表现出王阳明作为一介大儒,携“心学”至理,对草台班子叛军的降维式打击。虽然战后王阳明不无自嘲是“以乌合之众,破强寇十万,实赖天威”,但是这天威来自对“圣人之道”的坚守,来自对心学理论的信赖,也来自王阳明作为入世大儒的心的力量。

杨子江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轻摇蒲扇纳新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