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口味独特的美食。
春季有长江岸边生长的芦蒿(又名香蒿),它富含各种维生素,一般将芦蒿和咸肉放在一起小炒,味道特别清脆爽口,是农家人最喜爱的下酒菜。
很早的时候,夏季尚有长江鲥鱼可以让人们一饱口福。鲥鱼价格很昂贵,所以卖鲥鱼的人也是将一条鲥鱼分为四块卖,普通人家在鲥鱼上市时,会买其中的一块尝尝鲜。鲥鱼吃法以清蒸为主,除了加点盐外,一般是不加其他作料的,鲥鱼肥嫩鲜美,爽口不腻,营养价值极高。食时,少不了要炒一碟新鲜的苋菜配着,苋菜蘸鲥鱼汤吃,味道真叫绝;若再蘸以香醋和姜末,更是别有风味。
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它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为“惜鳞鱼”。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活鲥鱼很不容易吃到。非常遗憾的是,现在长江鲥鱼基本绝迹了,世人已难得一见。
秋季到,蟹黄熟,吃螃蟹是理所当然的乐事。无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很多内河属于长江的支流,优质的水资源给养殖螃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无为的螃蟹养殖历史也比较悠久,宋代诗人王之道就是无为人,他的诗词中多处写到无为螃蟹,如《水调歌头·赵帅圣用生日》中“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从“蟹螯如臂”的比喻中,就能看出当时无为螃蟹养殖已很盛行。有了好的螃蟹,那么就可以做出美味的螃蟹了。无为比较出名的是清蒸螃蟹,掀开蒸好后的螃蟹外壳,里面露出金黄金黄的蟹黄,肉质鲜嫩无比,其味丝毫不逊色于阳澄湖大闸蟹。
当然,秋季吃麻鸭或白鸭也是无为人的首选,因为秋天是鸭子成熟期,也是肉质最好的时候,做成红烧鸭或炖老鸭汤,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可口。
冬季,是大白菜的天下,甚至有人说,白菜是“百菜之王”。苏东坡诗云:“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盛赞白菜的美味,可以和熊掌、羊羔相媲美。民谚说:“冬天的白菜赛羊肉”,若再加上几块农家豆腐炖白菜,屋里红泥小厨,不妨吟诵“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品味一番“珍珠翡翠白玉汤,一清二白保平安”的意境。
而无为白菜不仅品种好,形态上也好看:上边绿,下边白,白洁丰满,光滑细腻。既秀气又接地气,能与任何食材搭配,能包含任何味道的蔬菜,在无为人的厨艺之下,把寒气逼人的冬天闹腾得热气腾腾,百味迭出。
无为人过年过节特别讲究仪式感,端午节、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裹粽子、吃粽子,粽叶大多采摘芦苇上的新鲜叶片,经浸泡、蒸煮、洗刷和剪齐后,用来包裹粒大饱满的糯米。心灵手巧的女人们花半晌的功夫便裹出各式各样好看的粽子来,令人赏心悦目。如果粽子里面再加些红豆、绿豆或腊肉做馅,放在盛满水的大铁锅里用干柴烈火煮上一两个小时,出锅后不用说吃,就是闻一闻这浓郁的粽香便垂涎欲滴了。
冬至时节无为特色的一道菜叫“封鱼”,其做法是,选上若干条鳊鱼,不去鱼麟,从其肚子边上用刀划开一小口子,取出内脏后,将事先做好的猪肉馅(含生姜等作料)塞满鱼肚子,然后用线封口,放缸里腌制一星期后起卤,再在封口处贴上一块红纸,然后在太阳下晒上一段时间,收水变干。过年时,餐桌上都要蒸上一条“封鱼”,其独特的香味往往令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赞不绝口。
为迎接元宵节,腊月里家家户户便开始用糯米磨成元宵面,或者提前将糯米浸泡松软,掺水磨制水元宵,然后用纱布将其滤干,待不软不硬时,搓捏成一个个雪白如玉的元宵,以备待客之用。白净圆润的元宵如同正月十五的圆月,寄托了一家人能够和和美美的意愿。
袁牧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