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浪潮中,六安市金安区清水街道刘园社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物业管理这一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化培训、制度化协商、常态化接待三大举措,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基层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暖到民心。

专业化培训:锻造社区服务“精兵”。物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根源在于人员素质。该社区深谙此道,将物业培训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社区联合专业机构,定期为物业工作人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内容不仅涵盖设备维护、安保消防、绿化养护等专业技能,更延伸至沟通技巧、应急处理、服务礼仪等软实力培养。“过去居民反映问题,我们有时候确实不知道怎么处理更妥当。”物业维修员李师傅坦言,“通过情景模拟培训,现在我们懂了要先倾听、再共情、后解决,居民满意度明显提高了。”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正逐步锻造出一支响应快、技能强、态度好的物业服务“精兵”队伍。

三方议事:搭建矛盾化解“议事厅”。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众口难调”的难题,该社区创新建立了“党组织引领、业委会监督、物业公司执行”的三方议事机制。每月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上,社区书记、业委会代表、物业经理围坐一堂,将停车管理、公共收益、设施更新等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摆上台面,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此前,小区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问题矛盾突出。通过三方议事平台,各方充分发表意见,最终协商出台了“划定集中停放区、引入智能充电桩、加强巡查管理”的组合拳方案,有效化解了安全隐患和邻里纠纷。这一机制将“你和我”变成了“我们”,形成了事务共商、难题共解的治理合力。
业主接待日:开通民意直达“快车道”。沟通不畅是许多社区矛盾的根源。该社区将每月的15日固定为“业主接待日”,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负责人共同“摆摊设点”,零距离听取居民心声。对于现场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建立专门台账,明确责任方和解决时限,并将处理结果在公告栏进行公示,形成“收集-反馈-解决-回访”的闭环管理。从活动室灯光昏暗到儿童游乐设施老旧,一件件居民的“烦心事”通过这条民意“快车道”变成了“放心事”。“以前有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每个月都能和管事的当面聊,心里踏实多了。”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业主的心声。
该社区的实践表明,基层治理并非宏大叙事,而是由一次次耐心的培训、一场场真诚的协商、一句句暖心的回应构成的日常。通过筑牢人才基础、搭建协商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该社区正努力将物业管理这一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居民的“最美零距离”。
(张剑)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