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鸠江区官陡街道鸠兹社区,“红色管家”早已成为居民心中“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暖心符号。他们摒弃“大水漫灌”式服务,以“精准化对接、精细化落实、温情化关怀”为核心,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社区角落,用一件件“微实事”破解治理“大难题”,让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图为查看路面破损地砖
精准对接“微需求”,诉求响应“零延迟”。“没想到问题解决得这么快,‘红色管家’太靠谱了!”鸠兹家苑雅园小区191栋门面房的邢老板连连点赞。此前他反映门口非机动车道地砖松动,骑车颠簸易致老人小孩摔倒,“红色管家”接诉后即刻现场勘查,当天联动物业制定维修方案,3天内便完成10余平方米地砖更换与路面平整。
为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区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诉求收集网络:线上依托网格微信群开通“24小时诉求通道”,线下推行“每周入户”制度,管家们带着“需求清单”敲门记录居民诉求。同时建立“需求—派单—处置—反馈—评价”闭环机制,紧急诉求“1小时响应”,复杂诉求明确责任人和时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图为检查居民家中的燃气
精细落实“微服务”,民生保障“无死角”。“小鲁,麻烦帮我看看手机怎么交医保,儿女不在身边我实在弄不懂。”94栋的曹奶奶拨通“红色管家”鲁琴的电话后,不到10分钟便迎来上门指导,鲁琴不仅手把手教操作,还顺带检查了家中燃气报警器。这是社区“一对一”精准服务的日常写照。
针对小区老年群体多、特殊家庭多的特点,管家们建立“特殊群体关爱台账”,推行“三上门”服务:生活不便上门代办、健康安全上门守护、精神慰藉上门陪伴。同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邀请志愿者开展免费理发、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累计服务300余人次,让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图为商讨小区围墙边“口袋花园”种植的花卉种类
凝聚“微力量”,共建共享“新格局”。“以前小区绿化带总有杂物,现在大家都主动爱护,环境越来越好了!”居民王阿姨的感慨,源于“红色管家”牵头成立的“邻里共治队”。这支由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居民组成的10余人队伍,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周”活动,清理楼道杂物、整治飞线充电、规范停车秩序。
在小区闲置空地改造中,管家们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定打造“口袋花园”,居民主动参与规划设计与绿植养护,让闲置地变身休闲好去处。通过“居民议事会”“意见恳谈会”等形式,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又凝聚了邻里情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图为红色管家杨老师调节现场
化解“微矛盾”,邻里和睦“有温度”。188栋两户居民因孩子玩闹噪音产生争执,“红色管家”杨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上门,安抚情绪、协调时间,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感谢管家从中调解,不然邻里关系真要闹僵了。”当事人的感激,道出了“邻里调解员”的价值。
“红色管家”秉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原则,主动介入邻里噪音、停车纠纷等各类“微矛盾”,通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在网格群推送邻里相处常识与法律维权知识,引导居民文明互谅,让社区氛围更和谐。
从解决“一块松动的地砖”“一次手机缴费求助”,到搭建“一个口袋花园”,鸠兹社区“红色管家”以“微”见大、以小见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待。未来,社区将继续深耕“微服务”、凝聚“微力量”,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暖心,让居民的幸福在家门口持续升级。
(孟燕平)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