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棚模式2.0 多元共治实践
在基层治理创新进程中,六安金安区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以 “党建引领、以茶为媒、多元共治” 为核心,创新推动“茶棚模式2.0”。以茶香为纽带,通过全科社工赋能、全龄场景构建、融媒调解创新三大举措,串联高效服务、温情互动与邻里和谐,构建基层治理新图景。
全科社工:精准服务实现 “一站通办”
“以前办个事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找一个社工就能全搞定,舒坦!” 这是居民对茶棚社区服务的真切感受。为了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茶棚社区以培养“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的社区工作者为目标,构建起一套闭环式体系。制定《全科社工服务事项清单》,详细列出民政救助、养老服务、政策咨询等8大类87项服务,“必须精通”“熟练操作”“知晓流程”分级要求,让社区工作者一目了然“该泡什么茶、怎么泡”。
实战化的轮岗实训是“练茶技”的关键。实行轮岗制,社工们在服务大厅、网格片区、调解室之间轮流实践,配套 “老带新”的导师制。“老茶客”传授品茶诀窍,资深社工手把手教“如何用居民听得懂的话解释政策”“如何在矛盾调解中找到平衡点”。每周举办“今天我来说”,社工化身 “政策讲解员”,用案例演绎、情景模拟的方式拆解政策,比如“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怎么领”“低保边缘家庭如何认定”,以案例解析、情景模拟夯实服务能力。
如今,社区服务窗口从8个精简至2个,居民平均办事等待时间锐减,用“一站式服务”推动“最多跑一次”常态化,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匹配。全科社工像技艺娴熟的茶师,无论居民需要“龙井”还是“普洱”,都能快速递上一杯合心意的“服务茶”。
全龄共融:场景创新促进 “多元参与”
“早上看老人们打太极,下午去学手工,晚上带孩子参加托管活动,社区就像个大家庭,天天都有新乐趣!”居民口中的热闹场景,正是社区全龄共融服务的生动写照。
茶棚社区以“茶”为纽带构建全龄友好生态,精准匹配老中青群体需求:针对老年群体开设分级太极公益课,在强健体魄中促进邻里互动;为宝妈、上班族等群体定制技能课程,通过手工制作培训实现“技能习得—组团接单—居家就业”的良性循环;创新未成年人“托管+实践”服务模式,破解暑期看护难题。通过弹性空间规划,将晨间太极场、午后技能坊、傍晚托管室等场景有机整合,实现“一地多用”,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社区服务网络,增强居民归属感与幸福感。
融媒调解:机制创新推动 “柔性化解”
构建“线上 + 线下”融合调解体系,线上依托抖音短视频、直播答疑、在线社群搭建数字化纠纷解决平台,形成动态案例库;线下“茶棚会客厅”“邱记茶铺”“解铃工作室”三大调解阵地,以生活化场景缓解矛盾纠纷。同步组建 “解铃调解队伍”,建立“转化—落地—评估—反馈”闭环机制,通过案例追踪、成果宣传形成示范效应。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筑牢基层和谐稳定防线。
从全科社工的高效服务到全龄共融的活力场景,再到矛盾调解的柔性化解,茶棚模式2.0 以“党建引领、以茶为媒、多元共治”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提炼、多渠道传播、资源联动,正从“一地茶香”飘向“满园芬芳”。当社区能精准回应每个居民的需求,群众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基层治理像一杯醇厚的佳茗,越品越有滋味,越传越能芬芳。
(潘晶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