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乡野,热浪蒸腾,南京林业大学青杉志愿团的旗帜在阳光下格外鲜亮。他们怀揣热忱与求索之心,将青春的脚步深深印入广袤乡间——这既是丈量,更是融入,在服务奉献中汲取成长养分,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注入绿色动能。
聆听模范初心,播撒道德星火
踏入未成年人之家,全国道德模范叶连平老师的故事如涓涓暖流。他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留守儿童的身影,是乡野间不灭的烛火。志愿者们静坐聆听,被那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赤诚深深震撼。这份沉甸甸的奉献精神,在年轻的心田悄然扎根,化为日后服务乡土的恒久动力与无声誓言。
童心筑梦环保,护苗点亮未来
在社区校外活动站,环保科普的课堂生动开启。志愿者们化身“绿色使者”,将深奥知识化为趣味故事与互动问答。孩子们踊跃举手,眼神明亮如星。科学小实验见证清水奇迹,废旧材料在巧手中变身斑斓环保手工作品。一次次抢答,一阵阵欢笑,绿色理念如种子悄然播撒于童稚心田,静待未来萌发成荫。
紧接着,扫黄打非课堂温情开讲。志愿者用动画短片和情景模拟,揭示不良读物、有害信息的危害。“如何辨别盗版书?”“如何保护自己?”孩子们在互动辨析中学会自我保护,树立文明上网、远离有害内容的意识。课堂上的知识锦囊,正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守护心灵的 “防火墙”,让纯真童年在清朗环境中茁壮成长。
指尖赋能振兴,巧手编织希望
走进帮扶车间,指尖翻飞间,一件件精美手工艺品渐具雏形。志愿者们躬身参与,体验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流程,沉浸体验制作流程,感受工艺的温度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深刻理解“小车间”在促进家门口就业、托举“大民生”中的关键作用。
产业基地探新,解锁致富密码
深入瓜蒌产业基地,蓬勃活力扑面而来。志愿者们认真聆听特色产业发展脉络,触摸乡村经济跳动的脉搏。无论是科技赋能的现代化种植,还是深挖本土优势的特色经营,每一处创新实践都是乡村致富的密码。青年学子们在这里读懂:振兴之路,既要脚踏实地深耕本土,亦需智慧眼光前瞻未来。
三治小屋观澜,解码和谐良方
步入“三治小屋”,乡村善治的画卷徐徐展开。法治宣传简明有力,村规民约凝聚共识,矛盾调解室记录着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志愿者们近距离观察基层矛盾如何在此春风化雨般消融,深刻体会到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共生,正是铸就乡村和谐安宁的坚实基座。
葡园躬身劳作,体味粒粒皆艰
葡萄园里,藤蔓交错,果香四溢。志愿者们俯身垄间,小心采摘。阳光灼热,汗水浸湿衣衫,葡萄叶轻轻擦过少年们晒红的脸颊。指尖染上果浆的黏腻,肩头承载果筐的沉重,方才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泥土的芬芳与劳作的艰辛,让“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在汗滴中化为最生动的青春体悟。
美丽乡村入画来,生态宜居新典范
省级美丽乡村大武村,如一幅生态宜居的画卷徐徐展开。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村道整洁绿树成荫,垃圾分类井然有序,文化墙绘述说乡愁。他们穿行其间,亲身感受“绿水青山”如何绘就“诗画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乡愁凝作壁上影,村史钩沉溯本源
乡愁记忆探寻之旅的最后一站,在村支书饱含深情的娓娓道来中,村史馆如同一幅尘封的画卷,在青年们面前徐徐展开。斑驳泛黄的老照片凝固了时光的印记,以其沧桑的肌理和沉默的姿态,诉说着脚下这片土地经历的百年风雨、世代耕耘的艰辛与不屈的奋斗足迹。每一帧影像,都仿佛在剥开历史的层层叠叠。这场向历史纵深处投去的深情回望,让年轻的眼眸不仅清晰地“读”懂了乡村发展蜿蜒曲折的来时路,更在灵魂深处触碰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传承之重。
从道德高地的精神洗礼,到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从产业前沿的深入洞察,到治理末梢的细致观察;从环保理念的薪火相传,到美丽乡村的生动呈现,到村史馆的根脉守护——南京林业大学青杉志愿团的“三下乡”足迹,深深烙印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上。这趟知行合一的旅程,不仅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砥砺了家国情怀、锤炼了过硬本领,更以青春智慧与汗水,为乡村大地增添了盎然绿意与无限生机。他们丈量的,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振兴之路;他们书写的,是新时代青年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团队感悟:乡村,这部厚重的书,我们才刚刚翻开扉页。青杉之志,已在沃野生根。未来征途,我们必将以更坚实脚步,继续丈量、持续书写——直至青春之绿,遍染振兴之路的每一个角落。
(吴晓容)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