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省试点工作,7月16日,六安金安区清水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关工委、社区妇联、乐善社工,依托“河邻有约”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启航营·认识花开小老师”活动,14名小花朵志愿者抛球识友。
破冰启程,从名字到心灵联结。活动在轻快的背景音乐中拉开序幕。“名字球”破冰游戏瞬间点燃现场——孩子们抛掷彩色弹力球时需喊出对方名字与一个爱好:“李静喜欢画画!”“收到!”接球者大声重复后再抛向下一位。游戏结束,社工一句“大家记住了几个同伴的爱好?”引发热烈回应,笑声中陌生的壁垒悄然消融。辅助社工同步记录下孩子们言语间自然流露的合作意愿,为后续团队建设埋下伏笔。
责任萌芽,小手共筑“成长公约”。核心环节聚焦“小老师公约”的集体共创。社工以开放式提问激发思考:“当小老师时,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孩子们分组围坐,在便签纸上挥动画笔与稚嫩文字。“不能迟到”——画上醒目的时钟;“要帮助小朋友”——勾勒出大手拉小手的温暖图景。面对“是否穿统一服装”的分歧,孩子们用投票贴纸自主决策。最终,凝聚集体智慧的“公约墙”上,“责任、尊重、互助”三条核心精神跃然大白纸上,孩子们郑重签下名字或按下彩色手印,一份属于少年群体的庄严承诺就此诞生。
需求洞察,以童眼丈量社区。活动巧妙引入真实社区数据,引导“小老师”转换视角。社工展示7月社区调查问卷柱状图:“看!6-8岁小朋友最想要绘本故事,有23票呢!”孩子们随即化身“需求小侦探”,手握填空式卡片认真观察记录:“我看到社区孩子常在空地追跑打闹”,“我觉得他们需要安全又有趣的游戏”。一张张便签贴满“需求墙”,社工适时补充访谈案例,帮助孩子们跳出自我,触摸社区伙伴的真实期待。
手册载梦,约定未来的角色担当。休息时的自由交流中,孩子们已开始兴奋讨论公约内容。总结环节,社工引导大家回望共创成果,抛出关键之问:“成为小老师后,我们可以为社区做什么?”思考在静默中沉淀,答案在手册里萌芽——当孩子们接过专属“成长手册”,郑重写下“我知道小老师要守时”“我要认真听小朋友说话”的感悟时,责任感的种子已深植心田。活动在约定下次相聚时间中结束,而“你想承担什么角色”的思考题,已为孩子们开启了通向下一段实践旅程的期待之门。
此次活动不仅成功达成由儿童自主拟定的《小老师公约》并完成全员签署,需求墙上汇集了超过10条源自儿童视角的社区需求观察。尤为可贵的是,每一位参与儿童均清晰阐述了身为“小老师”的至少一项具体责任。这场启航营以其平等对话、尊重表达的设计理念证明:当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与舞台,他们展现的责任意识与洞察力,足以成为社区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清新力量。
(邓旭)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