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物业服务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服务马虎、合同模糊、账本糊涂”三大顽疾严重制约着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物业服务领域的投诉逐年攀升。针对这一现状,六安东市街道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实施“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合同、阳光化账目”的“三化”治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标准化服务,让服务质量“看得见、摸得着”
针对物业服务"质价不符"这一痛点问题,东市街道严格对照《六安市物业服务分等定级标准》和《住宅区物业服务标准》,创新建立"三位一体"物业考核体系,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一是构建"双维度"考核指标,将物业服务内容拆解为综合管理、清洁卫生、秩序维护、绿化养护、设施维护五大类,每类按等级明确量化要求。二是实施"三方参与"考评机制,由街道物业管理股牵头,联合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业主代表组成联合考评组,每月开展物业服质量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物业企业信用档案,作为续聘、评优依据。三是强化"奖优罚劣"结果运用,对达到等级服务标准的物业企业给予项目推介、评先评优等激励,对连续评为季度黑榜或居民满意度差且整改无明显效果的物业企业启动退出机制。今年以来,已有2家物业企业因严格落实物业服务标准、居民满意度高获得街道推荐参与新项目竞聘,3家企业因物业服务质量不达标未通过业主大会续聘。
规范化合同,为权责关系“划红线、明边界”
东市街道创新推行“一区一策”物业合同制定模式,今年以来在10个开展物业选续聘的小区根据小区实际制定物业服务合同,实现质价精准匹配。细化合同条款,让业主监督有标准、企业履职有约定、部门监管有依据,物业公司的“成绩单”“账目表”等都一目了然;明确公共收益单独列账管理,约定广告、停车等经营性收入按业主大会决议分配,每季度公示收支明细;创立"警示-整改-退出"递进式监管机制,设置整改不及格启动退出、满意度低不予续约等违约责任认定标准,让物业服务监管有抓手;实施“服务保证金”制度。在新签合同中约定,物业公司需缴纳一定服务保证金,用于抵扣违约赔偿,倒逼物业企业服务提升。
阳光化账目,给公共收益“晒账单、亮家底”
专户管理,确保资金归属清晰。指导社区、业委会规范物业服务合同,明确小区公共收益分成比例,实现全街23个物管小区公共收益与物业费分离管理、单独列账,推动小区公共收益共管账户应建尽建并且实现公共收益入账;多渠道增收,盘活公共资源。鼓励业委会通过公共用房出租、停车费收取、充电桩运营、广告位租赁等方式拓宽公共收益来源,推动公共收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及时公示,保障业主知情权。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每季度将公共收益归集、使用的明细账目在住宅小区公示栏实行公示,做到“应亮尽亮”,保障业主知情权和监督权。
经过半年实践,东市街道物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一季度物业领域投诉较去年同比下降44%,物业费收缴率总体提升6%,公共收益公示规范率达100%,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下一步东市街道将持续创新治理模式,真正实现物业服务从“有”到“优”的转变,让“小物业”托起居民“大幸福”。
(玄翔宇)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