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民生工程 > 正文

银发“民星”点亮基层治理新图景

2025-04-28 22:18:32 来源:   编辑:曹凌   

庐剧、京剧、黄梅戏,独奏、合唱、模特步,周六下午的新时代文明大讲堂座无虚席,“银龄绽芳华,劳动谱新章”五一劳动文艺汇演活动在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器乐合奏拉开帷幕,来自柏树郢辖区的文化团队们各显神通,各式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底下的观众掌声不断,一片欢声笑语,共同见证“银龄芳华”的璀璨绽放,聆听“劳动荣光”的铿锵回响。

这种“民星闪耀”的文化图景背后,是柏树郢社区深耕七载的治理创新,通过创新“幸福益柏”品牌,持续深化幸福艺柏大学堂,以文化养老,让居民老有所乐,用文化“软实力”赋能社区“大治理”。从最初简单的活动室开放,到如今形成“课程培训-创作孵化-展演输出-反哺治理”的完整生态链,社区构建起“文化养老四维体系”:搭建老有所学的终身教育平台、创建老有所为的价值实现机制、打造老有所乐的社交生活圈、建立老有所安的社区支持网络。在此过程中,“幸福益柏”品牌实现三级跳——受惠人群从文艺爱好者扩展到全体居民,活动形式从单一演出升级为文化产业链,服务内涵从娱乐休闲深化为治理赋能。

为爱发电的互助交响曲

每天上午,东海花园老年活动中心总会传出悠扬的歌声。三十多位银发歌者手持歌谱,在队长的指挥下练习《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加入的李奶奶略显紧张,身旁的老队员便轻声带唱。对面的舞蹈室内,阿姨们身着红色衣裙像一朵朵艳丽的牡丹花盛开绽放。最里面的乐器房,琴瑟和鸣的器乐合奏将奏响中西碰撞的华章,阳光穿过落地窗洒在墙面上,照亮了每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这些平均年龄65岁的叔叔阿姨们,正用热爱编织着属于他们的“第二青春”。

余热生辉的志愿进行曲

歌声飘出排练厅,化作服务社区的温暖行动。文化团队的团员们佩戴志愿者徽章,化身社区治理的“银发生力军”。他们带着血压计走进独居老人家中,用曾在三尺讲台执教的耐心教授智能手机使用,凭几十年的电工经验检修老旧线路。去年寒冬,他们联合社区“红色小管家”带领团队顶着寒风为困难家庭送去春联和粮油。2025年三月的雷锋日活动中荣膺“志愿之星”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化养老”的深层内涵——让夕阳余晖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双向赋能的治理协奏曲

这些文化团队的成长历程,正是文化养老与社区治理良性互动的生动注脚。社区党委通过精准建立“银发人才库”,将退休教师的组织能力、技师的实操经验、文艺骨干的艺术特长转化为治理资源;而老年群体在参与志愿服务中重获价值认同,形成“被需要”的幸福反哺。这种“文化养心—服务暖心—治理连心”的循环模式,使老年大学教学点、新时代文明大讲堂等文化阵地成为培育自治力量的摇篮。

霞光万道的幸福长歌

从十几人的歌咏队到区域文化品牌,从自娱自乐到服务民生,东海合唱团走过的七年,勾勒出新时代“老有所为”的温暖图景。这里的老人们用歌声对抗岁月孤独,以技能传递人间温情,在社区搭建的舞台上续写着人生华章。他们的故事证明:当银色年华邂逅红色基因,当文化滋养衔接治理创新,便能谱写出“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的时代强音。这支永远年轻的队伍,正以昂扬的姿态唱响属于这个春天的故事——关于奉献,关于传承,关于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怀。

(徐萍萍  文/图)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