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民生工程 > 正文

六安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非遗技艺进社区 巧手编织幸福路

2025-04-08 23:10:27 来源:   编辑:曹凌   

近日,在六安清水河街道茶棚社区铁娘子志愿服务协会活动室内,二十余位居民正专注地折叠着手中的卡纸,社区特邀的就业培训师穿梭其间耐心指导。随着灵巧的手指翻飞,一张张普通纸张渐渐蜕变成精美的礼品袋。“没想到在家门口不仅能够学到手艺,还能用这手艺增加自己的收入。”全职妈妈王女士抚摸着刚完成的礼品袋,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因地制宜,家门口的就业突围‌。茶棚社区所在的寿春华府小区,毗邻清水河学校第三小学以及初中部,实实在在的“学区房”。根据前期入户走访数据统计,辖区现有全职妈妈、陪读家长等群体达500余人,他们普遍存在就业时间碎片化、职业技能单一等问题。经过入户调研,社区发现这些群体日均可支配时间约4小时,具有发展手工副业的潜力。今年3月,茶棚社区积极筹备“就业工坊”项目,选定简单易上手的礼品袋为切入点,邀请老师驻点教学,培训课程包含12个模块,涵盖纹样设计、材料处理、折叠技巧等全流程,结业学员可承接企业订单实现持续创收。

‌多维赋能,传统技艺焕发新生‌。走进培训课堂,培训师黎老师正在制作一款精美礼品袋。该礼品袋通过不同的元素搭配,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以此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我们开发了模块化制作流程,学员掌握基础技法后,可灵活组合元素满足不同订单需求。”黎老师展示的样品册中,既有适合青年群体的闪亮礼品袋,也有契合节庆市场的主题产品。为确保学员产品转化为实际收益,社区构建了完整的产销闭环,积极链接周边企业、商铺等资源,将手作礼品袋作为特色包装。“如果每天利用孩子上学时间制作,手艺再不好,也能挣个买菜钱。”陪读家长的账本上,记录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悄然改变。

‌闭环驱动,可持续的社区经济模式‌。项目的生命力源于“培训-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社区与培训师沟通,确定成立品控小组,对学员产品进行分级管理:初级学员参与普通加工,熟练工可承接定制订单。为激发持续学习动力,特别推出“以工代训”机制,学员每完成20件合格产品,即可兑换一节进阶课程。销路保障方面,社区准备制作节日主题产品,打通企业礼品采购渠道,后期与茶棚直播间进行联动推广,拓宽礼品袋销售市场,努力做到“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化。

通过开展此次培训活动,该社区积极发展“就业工坊”项目,计划培育熟练技工50人,帮助80个家庭实现稳定增收。后期该社区将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不断推进阶梯式教学,吸纳更多居民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龚运中)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