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暖阳中,合肥海恒社区"童耕乐学汇"青少年成长计划正式启动。作为项目亮点的社区共享小菜园,首场科普课堂与种植规划活动在加侨居民活动中心三楼露台热闹开展,20余组亲子家庭在农业科普与劳动实践中,共同谱写了一曲春日的绿色交响。
沉浸式科普点燃求知热情
“大家知道为什么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吗?”来自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志愿者协会的应煊斌同学举起培养皿,引发孩子们此起彼伏的猜想。这场别开生面的“阳台学院”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自然导师,通过“土壤盲盒”辨土质、“种子历险”微剧场等趣味形式,将蔬菜生长周期、立体种植技巧等专业知识转化为童趣盎然的实践课堂。当志愿者用延时摄影展示豆芽破土而出的瞬间,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代际共绘一米菜园新图景
移步至120平米的空中种植基地,银发园艺师与00后志愿者组成的“智囊团”正指导家庭分组规划。三年级的果果和妹妹爸爸奶奶组成“老壮少火力全开搭档组合”,先用用彩笔在规划图上标注出彩虹菜畦:“奶奶说种植种子要先醒种子,没来得及醒种子的小伙伴要把突然重返翻松再浇湿,最后还要给种子们附上薄膜!”活动现场,亲子家庭通过光照测量、土壤PH值测试等科学手段,将菜园划分为菜品、果品等种植区,每个家庭都认领到专属的“一米责任田”。
绿意滋养社区幸福共同体
活动尾声,78岁的张奶奶握着沾满泥土的小铲子感慨:“这把老手艺还能教孙辈认识农作物,值了!”年轻家长李女士则表示,孩子在播种时悄悄问“妈妈我们每天来看看种子可好”,让她看到课堂外的成长。该项目创新采用“1+3+N”模式,即以小菜园为纽带,构建家校社协同、代际共学、邻里互助三大机制,并将种植的果蔬送给辖区的特殊老人,后续还将推出“春耕夏耘”系列实践课程。
目前,社区小菜园二期规划已启动,拟增设智能育苗箱、显微镜和植物生长观测站。这个春天,一粒粒种子正在钢筋森林里生根发芽,而属于社区的幸福故事,也在翻新的泥土芬芳中悄然书写……
(程明芳)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