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频道 > 民生工程 > 正文

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以非遗为绳,编织宝妈就业增收梦

2025-02-22 12:30:56 来源:   编辑:曹凌   

六安市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以非遗文化为纽带,联合社工站打造了“千绳阁”非遗绳编文化工作室,为社区宝妈开辟了一条灵活就业的新路径。这一举措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更让宝妈们在家庭与事业间找到平衡,织就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非遗传承:让文化成为就业新引擎

走进李台社区的“千绳阁”非遗绳编文化工作室,色彩斑斓的丝线整齐排列,一件件精美的绳艺作品琳琅满目。这里既是非遗文化的传承基地,也是宝妈们学习技能、交流经验的温馨平台。宝妈们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编织着手中的绳结,动作娴熟而优雅。

前期,社区在走访居民了解到,许多宝妈因照顾家庭无法从事全职工作,但她们渴望通过灵活就业实现经济独立。社区聚焦辖区内“宝妈”群体,依托社工站精心打造“非遗工坊”灵活就业服务品牌。通过开展“非遗绳艺”课堂,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指导,让宝妈们亲手体验非遗绳艺的魅力。以“社区+非遗+宝妈”的创新经营模式,引进非遗绳艺工坊——“千绳阁”,为宝妈们提供灵活就业的平台,带动了社区居民的就业增收,让非遗文化在社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碧桂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拿起精美的绳编作品,赞叹道:“这些作品太精美了,咱们社区的宝妈们心灵手巧,能把这门手艺转化为就业技能,真是一举两得。”

巧手织梦:助力宝妈实现自我价值

“以前在家带娃,每天就是接送孩子、操持家务,日子过得机械又单调。现在不一样了,在这儿我结识了好多好姐妹,大家能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谈及如今的生活,张女士满脸都是自豪与满足。在社区大力宣传下,原本一心扑在家庭的张女士,经过培训后加入了工坊。她感觉自己重新拥抱了社会,既能把孩子照料周全,又寻回了自身价值与认同感。像她这样的宝妈在社区并非个例。截至目前,该社区已开展2期手工技能培训,培训人员60余人。工坊采用按件计费、日清日结的模式,每人每月可实现增收800-2000元。工作机制灵活,强度适中。不仅如此,社区还携手司法所及志愿者律师,为宝妈们在劳动保障、法律维权、心理调适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她们保持稳定的就业心态,提升获得感与满意度。

未来展望:织密就业保障网

为助力辖区宝妈及有就业需求人员就业创业,李台社区与碧桂园小区物业积极联动,共商共议。双方共同围绕挖掘就业资源、开展技能培训等展开深入探讨,力求探索出一条新路径,为居民拓宽增收渠道。未来,社区将继续联合物业,共同加强对未就业和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和保障。一方面,通过党建联建、社企联动,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另一方面,完善服务机制,为宝妈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社区还将加大对非遗绳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技艺,进一步提升非遗绳艺工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根细绳,串联起非遗传承与民生福祉;一双巧手,编织出宝妈们的精彩人生。该社区以创新思维破解就业难题,用文化赋能基层治理,不仅让非遗技艺生生不息,更让每个家庭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薛可育)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