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按照“社区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原则,以“社区+非遗+宝妈”的经营模式,引进非遗绳艺工坊——“千绳阁”。聚焦宝妈灵活就业,整合各类资源,为社区宝妈等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带动广大居民就业增收。
精心“绘”品牌,创新“非遗+传承”就业模式。社区工作人员平时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内有不少宝妈有就业的需求,就想能不能链接一些手工资源让大家在家就可以实现就业。该社区聚焦辖区内“妈妈”群体,精心打造“非遗工坊”灵活就业服务品牌。通过走访、微信群征集全面了解辖区宝妈情况,做到“三个清”,即家庭情况清、就业意愿清、技能特长清。结合企业需求和宝妈灵活就业需求,整合社区资源,为企业和有就业需求的宝妈“牵线搭桥”,以工作时间灵活选择、工作地点灵活选择为原则,拓展居民就业空间,帮助宝妈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聚力“汇”资源,搭建宝妈就业平台。社区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组织辖区宝妈开展线下交流会,为项目建言献策;开展“非遗绳艺”小课堂,全方面介绍非遗绳艺文化;开展“非遗绳艺”深度体验活动,让宝妈们亲手体验非遗绳艺,动手做,亲参与。同时针对宝妈离开职场太久,再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培训课堂,进行就业指导及帮扶工作。目前,已开展2期手工技能培训,培训人员60余人。所有手工制品验收合格后均由工坊回收,按量按件计酬,每人每月可实现增收800至2000元。
切实“惠”民生,赋能宝妈自我价值延伸。“平时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每天就是机械性接送孩子,整理家务,没有其他生活,现在我认识了一群好姐妹,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相互提升。”张女士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溢于言表。在社区的广泛宣传下,平日在家照顾孩子的张女士通过培训后加入了工坊,觉得自己又重新融入了社会,不仅能照顾孩子,还找回了自身价值与自我认同感。三个月以来,社区成功推介5名宝妈到工坊实现灵活就业,以按件计费,日清日结的方式进行。机制弹性灵活,工作强度适宜。
此外,社区还联合司法所、志愿者律师为宝妈们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支援、心理疏导等支撑,促进稳定就业心态,提高获得感和满意度,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真正实现党建联建、社企联动、多方共赢的局面。(胡殷南)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