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岁月更迭,烽火远去,
但血与火的记忆从未褪色。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寻访了安徽省内10位健在的抗战老兵。他们虽已近百岁,却仍目光如炬。提及当年峥嵘岁月,语调缓慢却字字铿锵。
山河犹在,英雄暮年,壮心未已。
今天我们以手绘“连环画”的形式,
重现他们的亲历故事,
致敬永不磨灭的民族魂,
传承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
窦保轩
97岁
现居安徽萧县
1943年,年仅15岁的窦保轩投身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三十二团。他起初在卫生队,翌年,他如愿以偿到战斗岗位,第一次直面生死。
【刀劈鬼子】
高维田
100岁
现居安徽天长
1925年出生的高维田,童年在贫寒中度过。1943年6月,他毅然加入新四军天高支队金集区大队,在金集、秦栏等地开展游击战。
【放哨送信】
岑德标
97岁
现居安徽天长
1928年6月,岑德标生于天长市原釜山乡。1942年,新四军在当地动员青年参军,不足15岁的他加入新四军天高支队,由此踏上革命道路。
【夜晚袭击】
朱旭伟
95岁
现居安徽无为
1930年出生的朱旭伟,童年在动荡中度过,直到新四军来到家乡。1944年,14岁的他被授予短枪,成为警卫连最小的“小鬼”战士。
【巡逻侦察】
李守良
98岁
现居安徽利辛
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嘉山县(今明光市)。父亲客死异乡后,12岁的李守良成了义父义母家的放牛娃。15岁那年,他穿上像袍子般晃荡的军装,成了部队里最小的通讯兵。
【放倒鬼子】
石荣芬
95岁
现居安徽郎溪
1930年,石荣芬生于河北唐县。1937年,七岁的石荣芬加入了抗日儿童团;1944年,只有十四岁的她因表现卓绝,成为唐县最年轻的党员之一。
【支援革命】
鲍启太
96岁
现居安徽宣城
1929年,鲍启太出生于安徽巢湖。1941年,12岁的鲍启太,辗转找到了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后编入新四军第七师),超越年龄的坚定信念,最终他如愿穿上了军装。
【攀上城墙】
刘元甫
96岁
现居安徽泗县
刘元甫原名刘元府,1929年正月十六生于宿州市泗县大庄镇佃庄村小集庄。1944年1月,15岁的他应征入伍,踏上革命征程。因年纪尚小无法上前线,被安排在佃庄供给科制作军装。
【保护设备】
郑志龙
99岁
现居安徽怀远
1943年,17岁的他被国民党抓壮丁。1944年9月,正值新四军第四师恢复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关键时期,他所在的部队集体起义,郑志龙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四军第四师第9旅第26团三营七连的一名战士。
【受伤转移】
项培荣
98岁
现居安徽阜阳
项培荣的老家在浙江安吉县大山里,家里是佃户,生活艰苦。194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几位身穿蓝灰色军装的新四军向他问路,他为部队带路至目的地后,17岁的项培荣就此加入新四军。
【带伤战斗】
市场星报原创作品
策划:周卫星
手绘、动效:王雪
记者:吴承江、黄洋洋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