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正文

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六安文庙)—— 烽火文庙铸忠魂 文脉新章启今朝

2025-07-08 08:56:5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记者 王珊珊)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六安文庙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木构古建筑群,不仅是六安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文化遗存,更在民族危亡时刻成为安徽抗日救亡的指挥中枢。从大成殿的千年礼乐到抗日宣传台的慷慨悲歌,从国共合作的协议签署到万人空巷的动员盛况,文庙载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如今的文庙正书写着历史传承与现代活力的双重变奏。

风雨中的文化守望

六安文庙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3635平方米,建筑面积962平方米,现存大成殿、明伦堂及东西廊坊,1998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历经1985年大修及2022年修复重建,飞檐斗拱间重现“青砖黛瓦映天光”的古韵。

其中,大成殿为祭祀孔子和进行儒学教育的地方,内有“孔子赞”“颜子赞”碑刻,见证了“万世师表”的精神传承。明伦堂是当时教学的地方,琅琅书声中孕育着教育救国的理想。而尊经阁则是存放图书的地方,建筑倒塌后重建为图书阅读点,实现了从典籍收藏到知识共享的功能蜕变。

文庙里的抗日指挥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鄂豫皖边区率先开启国共合作。1938年1月,安徽省政府迁驻六安,2月,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文庙成立,张劲夫、周新民等一大批共产党员加入到动委会的工作中,构建起跨党派、跨阶层的抗日统一战线。

大成殿前的长方形高台,它曾是抗日宣传的重要舞台。彼时,江上青带领的“江都救亡团”,多次在此开展演出活动,奏响了一曲曲抗日救国的激昂乐章。一时间,大别山敌后抗日群众运动如汹涌浪潮般蓬勃兴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潮流,也因此赢得了“抗日红旗高高飘扬在大别山上”的美誉。

古街区里的文化狂欢

时光流转,如今的文庙宛如一颗镶嵌在历史与现代交织画卷中的璀璨明珠,修复如初的清代建筑与流光溢彩的现代街区交相辉映。

2024年,六安锦成·文庙街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丰富的内涵,入选安徽省皖美消费新场景百佳特色场景,致力打造皖西首家24H文潮生活不夜场。该场景位于千年皋城的商业发源地——九拐十八巷旧址,这里是六安历史文化积存较为丰富的商业街区。街区整体规模宏大,总面积约8.8万平方米。街区内,除了有省级文保单位文庙,赓飏书院、老城墙遗址等重要历史文化遗迹也在其中。

当我们在24小时书店的咖啡香里翻阅党史,在AR剧本杀中重走抗日路,历史不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