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砀山县李庄镇:“书记项目”领航掌舵,撬动集体经济“新增长极”

2025-11-18 14:47:1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今年以来,砀山县李庄镇始终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以“党建赋能聚合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书记项目为核心,秉持“3+N”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多元增收路径。

党建领航,构建发展“主引擎”。李庄镇坚持把党组织建设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李庄镇村集体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建立“周调度、月指导、季汇报”工作机制。全年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集体经济工作12次,开展全镇集体经济现场观摩活动6次,印发工作通报10期,通过“量化目标、定人定责、限时办结”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同时,聚焦产业链延伸与招商引资,主动对接优质企业与项目资源,全年引进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企业3家,为集体经济发展拓宽方向。此外,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村党组织书记考核体系,通过“以考促干”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党组织从“管理者”向“领航者”转变,激活发展新动能。

人才赋能,打造攻坚“先锋队”。围绕“选优、育强、用好”人才主线,李庄镇持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从致富能手、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者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村“两委”。截至2025年底,村“两委”干部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3.34%,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3人。分层分类开展乡村人才培训,全年组织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专题培训5期,培育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35人、新型职业农民120余名。选派多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沪苏浙发达地区跟班锻炼,学习先进发展经验。深化校地合作,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与淮北师范大学、合肥经济学院等高校达成共建协议,举办青年高校人才座谈会4场,邀请专家学者参与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为产业升级、品牌打造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人才资源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优势。

产业创新,激活增收“新动能”。李庄镇立足镇域资源禀赋,探索多元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集体经济从“单一增收”向“多元盈利”转变。一是发展服务创收型产业,海升新村依托党组织领办土特产超市,与邮政公司达成定向合作,全年销售水果80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二是推行资源互补型联建,整合衔接资金建设三村联建冷库、乡村振兴产业园,实现 “村村抱团、资源共享”,全年带动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三是打造集约发展型模式,在振兴社区、贾楼村等粮食主产区推行土地托管,实现粮食耕、种、管、收、售一体化经营,带动全镇集体经济年增收80余万元,有效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品牌带动,塑造产业“金名片”。以“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为导向,李庄镇推动“村集体+合作社+大户+群众”协同发展模式,打造“李园非遗”“镇东村车厘子”等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其中,镇东村在党总支牵头下,联合砀山县惠帮农合作社与种植户,建成43个高标准车厘子温室大棚,配套建设冷链、仓储、分拣、深加工、交易一体化产业园,形成“产供销”全链条体系。通过该产业,该村实现“一地生四金”,即村民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全年带动200余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年均增收 5000-7000元。车厘子当季销售额超2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新增经营性收入40余万元。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安徽财经网、安徽日报等平台宣传推广品牌,全年发布相关报道30余篇,提升“李庄特色”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王恒辉)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