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涡阳县公吉寺居委会北小马村农田里的积水顺着新铺设的地下管道顺利排出,种粮大户李师傅望着翻整一新的土地感慨道:“多亏镇政府出面协调,这下晚麦能按时种上了!” 这起跨村农田排水纠纷的圆满解决,正是公吉寺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基层治理护航秋收秋种工作的生动缩影。

此前,连续阴雨导致北小马村多处农田积水,若不及时排涝将错过播种期。经实地勘察,唯一有效排水路径需途经张寨村土地铺设排水沟,而土地产权问题引发张寨村村民强烈反对。“这是我们祖辈耕种的土地,挖沟会破坏耕作层!” 村民代表的顾虑道出了矛盾核心。
面对这一僵局,公吉寺镇政府迅速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要求,由镇党委牵头,联合公吉寺居委会、农综站及两村党员代表搭建协商平台。镇干部带着施工方案逐户走访,详解排水工程对秋种保收的重要性,同时充分尊重村民诉求,最终敲定 “地下铺设水泥排水管道 + 表层土地复原” 的优化方案 —— 既保障排水功能,又最大限度减少土地占用。“镇里把道理讲透、方案做细,我们当然支持集体事业。” 张寨村村民王大爷在协商会上表态。历经 3 天紧张施工,120 米地下排水管道全线贯通,困扰村民的积水问题彻底解决。

这场跨村协调只是公吉寺镇秋收秋种保障工作的一个片段。今年入秋以来,该镇紧盯 “颗粒归仓、不误农时” 目标,将二十届四中全会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坚持人民至上” 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在连续阴雨天气中,组建党员先锋队带头挖沟清淤,调配 16台抽水泵 24 小时作业,累计排除田间积水 800 余亩;针对农机短缺难题,跨区域协调 32 台收割机、15 台播种机,设立 “农机调度专班” 实现精准对接;为解决晾晒场地不足,开放 12 处村室广场、3 处废弃学校操场,配备防雨棚和晾晒工具,保障 50 余万斤粮食安全晾晒;农综站党员技术骨干组建 “田间课堂”,深入 14个自然村开展晚麦选种、施肥指导,惠及农户 920 余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公吉寺镇党委书记于域表示,“秋收秋种关乎民生根本,我们就是要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丰收指数’,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从跨村矛盾的圆满化解到全链条农事服务,公吉寺镇以一件件民生实事,彰显了基层政府的为民情怀,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郑瑞琪)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