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家朋乡富强村面对邻里纠纷、林地权属纠纷、家庭情感纠纷等日益多元化,传统“和稀泥”式调解难以应对、化解难度攀升的治理痛点,创新推行“四力工作法”,以党建为核、情感为桥、法治为基、协同为要,构建精准化、系统化矛盾化解体系,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一、以“党建引领力”强基,把准调解方向
强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组建党员调解先锋队,由党员带头深入村民小组开展常态化纠纷排查,主动发现潜在矛盾隐患。依托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法条解读等形式,宣传《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政策法规,从源头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减少矛盾滋生。同时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优势,联动村“两委”、乡综治办、司法所等多方力量,整合政策与人力资源,集中攻坚征地拆迁、林地确权等复杂矛盾。
二、以“情感沟通力”破冰,拉近干群距离
注重用情感沟通化解对立情绪,面对村民诉求时,坚持“先倾听、不评判”原则,耐心听取双方陈述,让村民充分表达想法,避免因语言不当激化矛盾。调解过程中,积极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彼此理解立场,缓和紧张氛围。同时善用本地方言和家常话与村民交流,用“接地气”的沟通打破隔阂,增强调解的亲和力与信任感,让矛盾在拉家常中逐步缓和。
三、以“法治规范力”立标,确保调解公正
坚持法治为基,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法治宣传栏、微信群推送等渠道,普及与纠纷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村民明晰自身权利义务。摒弃“和稀泥”式调解,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结合纠纷实际明确双方权责边界,确保调解结果合法合规。对复杂疑难纠纷,及时联系乡司法所引入法律顾问提供专业意见,必要时启动司法确认程序,保障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升调解公信力。
四、以“多元协同力”提效,凝聚调解合力
整合乡贤、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本土有威望、有能力的力量,组建志愿调解队,形成“党员+乡贤+专业人士”的多元调解矩阵。健全完善村综治中心调解平台,设置专门接待窗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分类处置与化解。同时拓展线上调解渠道,利用微信群化解邻里口角、小额财物纠纷等简易矛盾,通过线上沟通快速调解,打破时空限制,大幅提升纠纷化解效率。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件。(徐文昌)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