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李庄镇:引才聚智筑根基 育用留贤促振兴

2025-10-11 11:18:5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这一主线,秉持“人才兴则乡村旺”的工作理念,聚焦党员先锋、乡村干部、在外人才与本土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精准施策,系统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开渠道“引”才,汇聚源头活水。李庄镇坚持“内挖潜力、外引贤才”双轮驱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引才网络。一方面,深入全镇9个村(社区)开展精准摸排,发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资源,建立动态更新的农村人才数据库。目前入库人才已达700余人,其中县外高层次人才30余名,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同步推进“选青推优”计划,打破身份壁垒,择优选拔39名农村青年骨干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归宿”工程,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台账,利用春节、中秋、国庆等节点举办返乡座谈、专场招聘及高校毕业生对接活动,以乡情为纽带、政策为引力促进人才回流。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开辟引进“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确保人才“引得进、聚得拢”。

多措并举“育”才,锻造过硬梯队。围绕“分类培养、实战练兵”思路,李庄镇打造全方位、立体化育才体系。对党员群体,推行“线下集中+线上直播”双轨培训,邀请农技专家和农业农村局干部讲授果树管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技术,依托镇党建公众号直播政策解读与先进典型宣传,定期组织党员冬训。对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头雁工程”,通过“书记擂台赛”、赴外挂职、集中培训实现能力全面提升,目前已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轮训全覆盖。对村级后备干部,建立“老带新”“3+1”帮带机制(镇干部、驻村队员、村干部共同指导),依托镇级党校和车厘子产业园、蓝印花布实景教学点等基地开展“订单式”实训,全年累计组织培训6次,并积极鼓励干部参加学历提升,优化队伍结构。

搭建平台“用”才,激发干事活力。李庄镇注重“人岗相适、才尽其用”,积极搭建各类实践平台。探索“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模式,打造车厘子产业园、土地托管、冷库租赁、庭院经济等优质项目,推动人才、技术、资金向产业一线集聚。创新传统工艺发展路径,构建蓝印花布“制作+直播”新模式,助力本土技艺人才拓宽市场。同时,推行“村民自建”机制与“积分超市”治理模式,引导群众在参与建设中提升技能;设立乡村振兴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推动青年人才到一线锻炼。建立“季度评估”机制,量化党建、产业发展等绩效,对表现优异者实行“三优先”激励(优先入党、评优、进入村“两委”)。换届以来,已有3名优秀后备干部通过补选进入村“两委”,形成“能者上、优者奖”的良性循环。

优化生态“留”才,厚植发展沃土。为让人才“留得住、扎下根”,李庄镇构建“政策+情感+环境”三维服务体系。政策保障方面,出台专项人才工作方案,完善引育用留机制,提供创业补贴、项目指导等支持,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精准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实际问题。情感联结方面,实行“1+N”导师联系制度(1名班子成员联系多名人才),通过“干群夜话”、节日慰问强化情感纽带,常态化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环境优化方面,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完善荣誉表彰制度,选树优秀人才典型,同步强化廉政建设,依托廉政党课、警示教育规范干部行为,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与荣誉感。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拓展校地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优化“引育用留”全链条,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贡献更多“李庄力量”。(杨浩)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