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藏铁路的崇山峻岭间,横跨大渡河峡谷的悬索铁路大桥堪称“超级工程”——全长1280米、主跨1060米。它是国内铁路单跨最大悬索桥,更要直面高海拔、高烈度地震、复杂风场与低温的多重考验。这座大桥的钢材供应,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实力的挑战,更是对中国钢铁人匠心的淬炼。而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军,正是这场“钢铁攻坚”的核心推动者。
2022年,金元素公司中标大桥钢材供应项目,王军同步扛起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易焊接耐候桥梁钢板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的重任。“能参与川藏铁路建设,是使命,更是责任。”面对大桥对钢材“超高强度、超强耐候、易焊接”的严苛要求,王军带领团队开启了长达1年多的“实验室攻坚模式”。
“只有‘泡’在车间里,才能闻到钢铁的‘脾气’,摸到问题的‘筋骨’。”那段时间,车间里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为摸清关键参数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他在震耳欲聋的轧机旁一站就是10余个小时;为攻克工艺难题,他一忙就是几天几夜,皮肤被炉台高温灼得通红,汗水浸透工装又烤干。但他始终攥紧测量仪器,记录下每一个关键参数的细微变化。“脑子里只有配方、数据、工艺曲线,根本分不清白天黑夜。”王军回忆,他曾翻阅、翻译、分析堆积如山的国内外文献,只为找到一个优化方向;也曾经历成千上万次实验室模拟测试,在失败与调整中反复打磨工艺。
最终,王军团队成功研发出适配川藏环境的高性能桥梁钢,为大桥顺利合龙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撑。当钢铁主梁横跨大渡河峡谷时,这份“钢铁答卷”不仅攻克了极端环境下的材料难题,更成为推动川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筋骨”。而王军身上那股“啃硬骨头”的韧劲,也成为中国钢铁人助力国家重大工程的生动缩影。(汊河镇王倩)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