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深耕特色振兴路 绘就乡村发展新图景

2025-07-29 08:31:3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近年来,该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为动力,以实效为目标,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深耕细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振兴之路,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党建引领筑根基,人才赋能激活力。李庄镇将党建工作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以“红色引擎”驱动发展全局,制定《村集体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党委会固定议题,通过现场观摩、成果晾晒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决策落地。同时,建强基层组织堡垒,组建网格党小组75个,评选“党员中心户”158名,依托“三会一课”等制度强化理论武装,推动“部署—落实—督查—反馈”全链条高效运转。在人才支撑上,以“优化队伍、提升能力”为抓手,实现村级干部“学历升、年龄降”,高中以上学历占比提升16%,平均年龄下降4.5岁;建立“乡土优秀人才信息库”,储备后备干部39人,平均年龄3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76.3%,形成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队伍。

产业融合促兴旺,多元发展提质效。该镇紧扣“南瓜北果东棚西工”布局,以“3+N”思路推动“一村一品”,构建三产融合生态圈。一产聚焦车厘子、酥梨等特色种植,推广绿色技术提质。镇东村车厘子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吸纳村民资金300余万元,通过“租金+股金+务工收入”联结群众。二产延伸产业链,建成车厘子产业园、汪阁村5000吨冷库及3个帮扶工厂,以冷库租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依托多元企业群体优化营商环境,近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带动1000余人就业。三产探索“产业+文化+生态+互联网”模式:依托“白石故里”建文化站,办“诗词大讲堂”等活动;将“蓝印花布”与研学融合,研学工坊展50余种图样;打造“果园直播间”,2025年镇东村车厘子线上销售额破百万元,形成“线上线下”双循环。

乡村善治聚合力,共建共享促和谐。李庄镇创新治理机制,以多元举措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推行“五级化事”工作法,组建9个“五老新乡贤团”调解团、75个网格党小组,近年来收集意见建议509条、办理民生实事373件、调解矛盾纠纷182起。设立“老书记调解室”,运用“茶水会”“亲情式”等4种调解法化解信访积案14件,筑牢矛盾化解防线。为激发群众参与度,打造“和美积分超市”3个、信用礼遇场景16个,建立“生态积分”“矛盾调解”等多元体系,将村民参与村内事务纳入积分管理,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推动“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同时,构建“镇村联动”“点线面结合”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实施“1+6”工作法(建强1支常态保洁队伍,创建“六美”示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完成厕所改造,人居环境持续提升。

乡风文明树新风,成果共享惠民生。该镇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级百姓大舞台,开展“送戏下乡”“农民运动会”等活动,承办“大地歌会”“四季村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评选“最美庭院”“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移风易俗。在成果共享上,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大户+群众”利益共同体,让发展红利惠及千家万户。镇东村车厘子产业园带动村民年均增收5000-7000元,2025年车厘子采摘节吸引大量游客,蓝印花布研学工坊、生态旅游“打卡地”等项目,既传承了文化,又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有机统一,2025年李园新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杨浩)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