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阻隔、沟壑纵横的黟县柯村镇,平安和谐的画卷背后,凝聚着对特殊群体细致入微的关怀与坚实有力的守护。该镇平安法治中心与司法所紧密联动,以高度的责任感与绣花般的精细功夫,聚焦重点人群服务管理与帮扶转化两大关键领域,将管理融入服务,以关爱促进稳定,为深山里的平安注入了坚实底色。
精准画像,动态管控:为精神障碍患者撑起“守护伞”。山区信息相对闭塞、资源分散,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关键在于底数清、情况明、反应快、关爱实。该镇建立由公安、综治中心、民政、卫生院、村委会、监护人组成的关爱帮扶小组,明确包保责任人,定期上门走访,动态掌握患者病情、服药、生活及监护人履职情况。协同司法、平安法治中心、卫生院,为患者建立详实动态管理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管理方案。发挥网格员“前哨探头”作用和邻里互助传统优势。建立信息直报机制,一旦发现患者行为异常或面临断药、监护缺失等风险,及时采取紧急干预或送医治疗,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定期组织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宣传进村入户,消除村民歧视与恐惧,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的社区氛围。

无缝衔接,暖心帮扶:助安置帮教对象走稳“回归路”。
对于安置帮教对象,该镇着力解决其“回来无人问、生活无着落、思想有包袱”的难题,预防重新犯罪。司法所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制度,返乡后第一时间完成 “三见面”,确保人员“接得住、接得稳”。建立日常帮教团队,网格员定期走访,了解其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工作表现及交往情况。聚焦安置帮教对象最迫切的“就业”与“融入”需求,联合人社部门组织实用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或推荐就业力促“安其身”。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对象,协助申请临时救助、低保。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和谈心谈话,强化守法意识。同时积极引导本地热心党员、乡贤、退休干部、法律明白人为安置帮教对象提供日常关怀、就业信息、经验分享等非正式支持。

该镇平安法治中心与司法所的协同发力,将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这张大网,织进了辖区的每一道沟坎、每一个院落。今年以来已累计走访服务重点人群98人次,有效干预风险苗头3起,成功帮助7人实现稳定就业。
“重点人群的平安稳定,是整个乡镇平安的‘压舱石’。”该镇政法委员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用更精细的管理、更温暖的帮扶、更紧密的联动,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山区最深处,让每一位需要关爱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同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的和谐安宁。”(柯村镇 江芳 朱志浩)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