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镇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党建引领、人才驱动、产业拉动、共享带动”四轮驱动,走出一条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特色路径,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
党建领航“定盘星”,把稳发展航向。李庄镇将党建“红色引擎”嵌入集体经济发展全链条。镇党委率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在《砀山县村集体增收“四定四促”行动工作方案》指引下,制定《砀山县李庄镇村集体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为发展锚定方向。创新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列为党委会固定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把脉问诊”,开展7次现场观摩“互学互促”,印发4期工作报告“晾晒成绩”,以闭环管理确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人才强基“动力源”,激活发展动能。以换届为契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高中以上学历干部占比提升16%,平均年龄下降4.5岁,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年轻血液”。依托镇级党校构建“理论+实践”培育体系,围绕“三农”工作开展多场专题培训,选派5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沪苏浙 “取经”,邀请6名科研专家开展10场专业讲座,培训覆盖200余人次,打造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头雁队伍”。
产业筑基“压舱石”,厚植发展根基。紧扣“南瓜北果东棚西工”产业布局,创新“3+N”发展模式,以光伏收益、冷库租赁、劳务服务为支点,拓展“产业+文化”“产业+生态”等多元业态。李园新村整合生态与非遗资源,将酥梨产业与唢呐、蓝印花布民俗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朱店社区联合多村建成800万元省级粮食储备库,推行土地大托管模式,培育出多个“百万强村”;汪阁村依托冷库、菌棒厂项目,带动4个村实现增收,形成“一村一品、多点开花”的产业矩阵。
共享惠民“连心桥”,凝聚发展合力。以“村集体+合作社+大户+群众” 模式构建利益共同体,成立“砀山县惠帮农合作社”,在镇东村打造150亩车厘子产业园。投入700万元建设43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注册“莺飞桃虹”商标,培育电商经纪人,开设抖音小店,打造直播打卡地,实现“小红果”到“大产业”的跨越。2025年,车厘子采摘节吸引众多游客,带动销售额进一步增长,让村民通过租金、股金、薪金等“五金”实现年均增收5000 -7000元,真正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王恒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