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出生的汪启学,是休宁县齐云山镇岩脚村这片土地最熟悉的“耕耘者”——用20多年党龄的赤诚,耕耘着基层服务的“责任田”。从防火防汛的冲锋一线到农家书屋的墨香深处,从热血奉献的爱心接力到日常帮扶的点滴温暖,这位五旬党员用“把乡亲的事当自家事” 的执着,在平凡岗位上写下了不平凡的答卷。
墨香为伴,让文化之光照亮乡土
2017年8月,50岁的汪启学多了一个新身份——岩脚村文化协管员(农家书屋管理员)。为了让散落的书籍“各就各位”,他给每本书贴上标签、分类归档;为了让农技知识“走出书本”,他把种植养殖类书籍打包送到田间,邀请技术员结合书本内容现场教学。
这份深耕细作,让他的名字与“优秀”紧密相连:2018年,1-3月入选“全省前百名农家书屋推广员”;2021年度,“市级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的荣誉加身;2022年度更是收获“大满贯”—— 不仅摘得“省级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更拿下“休宁县文化协管员考核第一名”。如今,即便农家书屋管理员合同已到期,他还是会到村办公大厅整理图书,为村民登记书籍借阅。“书里有金疙瘩,多让乡亲们摸一摸,日子才能更有奔头。”这句带着泥土气息的话,是他坚守文化阵地的初心独白。
逆行而上,用铁肩扛起安全重任
岩脚村地处山区,防火防汛是常年悬在头顶的“紧箍咒”,而汪启学始终是第一个“念咒”并“破咒”的人。2014年,他被评为“市级优秀护林防火员”,红底烫金的证书里,藏着他踏遍全村山林的脚印。
2013年的那场抗洪抢险,更是让受灾区百姓们记了许多年。当时,休宁南塘最边远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山体塌方、道路冲毁、通讯中断。接到救援通知时,汪启学在镇武装领导(汪全会)的带领下,组织一支20人的民兵骨干救援队,加入全县应急救援队伍中,深一脚浅一脚在被洪水冲垮、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跋涉,来回近百公里,硬是蹚出了一条“生命通道”。在一处即将二次塌方的农户家, 他与同行的民兵,顶着头顶滚落的碎石钻进摇摇欲坠的棚舍,几人合力将百斤重的猪抬到安全地带。等险情排除,他浑身泥浆如“泥人”,双脚被泡得发白。这份担当,让他后来获得“市级优秀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的荣誉。
热血滚烫,让爱心在岁月中延续
在汪启学的记事本里,除了防火期值班表、图书借阅登记,还有一页特殊的记录:连续无偿献血8年,累计3000毫升,热血里流淌的是一名党员对社会的担当。
从1968年到2025年,从青涩青年到两鬓染霜,他把57年的人生岁月,深深扎根在岩脚村的泥土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文化服务的墨香中、防火防汛的硝烟里、热血奉献的温暖中,把“党员”二字刻进了乡亲们的心里。正如他在“网格故事大讲台”上说的:“只要还能动,我就继续为大伙跑腿、为村里出力,不辜负这身党员的‘红马甲’。”(李克涵)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