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配置四个“套餐”,让文化惠民“有滋有味”

2025-06-24 08:46:3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近年来,该镇以文化惠民为抓手,创新推出“文化套餐”工作模式,通过激活基层阵地、搭建参与平台、构建创作环境和完善传承体系四大举措,全方位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惠民工程真正“有滋有味”,成为推动乡风文明、促进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

激活基层阵地“磁场”,做优公共服务套餐。李庄镇坚持“阵地全覆盖、工作常态化、活动有特色”的工作思路,精心构建“1+9+N”文明实践阵地矩阵,为群众打造触手可及的文化空间。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串联9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便民服务、基层党建、群团活动、文明实践宣讲、图书阅览、文化文艺等功能,按照“一室多用”原则,打造多功能活动主阵地。镇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注重资源整合与功能优化,高标准打造综合文化站,免费向居民开放。每个村都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健身场所等设施,配备专职文化管理员,落实免费开放政策,使群众享受到“文化氛围深厚、服务功能齐全、环境优雅和谐”的综合服务。

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充实文化供给套餐。深度挖掘各村(社区)“家门口”优质资源,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乡村角角落落,走出活动室,走到群众身边,打造“村超”“村BA”“大地歌会”“四季村晚”等多样化文化活动。通过“银杏林讲坛”“村民连心亭”“红色说事场”等贴近生活的实践点,开展小规模、短而实的文化活动,从“一时一地”变为“随时随地”,推动延伸触底,织密实践网点。创新打造“积分超市”,将文化活动与信用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将小积分嵌入文化活动,用“小积分”带动“大能量”。目前已打造出李园新村、海升新村、汪阁村3家积分超市,与镇卫生院、镇域商户、村级特色产业基地会商制定16条信用惠民措施,有效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构建创作生产“环境”,丰富文艺精品套餐。李庄镇高度重视本土文化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为本地文艺爱好者授课,内容涵盖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依托“干群夜话”“银杏林讲坛”等平台,启动“宣讲+理论”“宣讲+文艺”“宣讲+服务”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文艺作品创作。党员干部、新老乡贤、志愿者通过创作文艺作品等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分众化、互动式、常态化传播科学理论,推动群众听得懂、记得牢。为提升文艺作品质量,李庄镇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各村文艺队伍之间的互动学习。通过组织村与村之间的文艺交流活动,促进经验分享和水平提升。同时,镇里还邀请专业文艺团体到各村进行指导和演出,既为村民带来高水平的文艺享受,也为本地文艺队伍提供学习机会。

完善传承发展“体系”,做活文化两创套餐。李庄镇深度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组织党员志愿者、非遗传承人、乡贤能人等人才力量学习弘扬特色民俗,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展示非遗作品。充分发挥阵地作用,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村庄等系列活动,把非遗传承、课堂教育和群众文化教育相融合。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举办非遗文化节等方式,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校和村居开展技艺展示和教学,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确保非遗技艺后继有人。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创新,鼓励非遗传承人和文艺工作者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进行创新,为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文明幸福的重要抓手,逐渐让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文化的滋养,吃上“文化能量餐”,为幸福生活持续“加码”。同时,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与产业、治理、生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使文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支撑。(唐璇)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