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为集体经济发展“掌舵”。李庄镇党委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两委班子、村书记为成员的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筹、部门协同、村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印发《李庄镇村集体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监督管理各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产业情况、运行情况。2024年以来,召开镇党委会专题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14次,开展全镇集体经济现场观摩活动3次,印发集体经济工作通报10期,通过“量化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限”等举措有序推动工作落实。
坚持人才驱动,为集体经济发展“聚力”。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优秀高校毕业生中选优配强集体经济工作队伍。采取分层次、分专题集中开展乡村人才、新型农民培训3期,成功培育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35人、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120余名,累计选派5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沪苏浙发达地区跟班锻炼交流,切实打造一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行家里手。成立李庄镇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与淮北师范大学、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达成共建协议,引进各类国家级人才。定期组织座谈会,引导他们参与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为全镇9家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提供专业指导。
坚持产业拉动,为集体经济发展“筑基”。围绕“南瓜北果东棚西工”产业布局,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类型。一是探索服务创收型。鼓励集体兴办特色服务型产业,获取社会化服务性收益。如海升新村开展党组织领办土特产超市,与邮政公司定向合作,销售水果80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二是探索资源互补型。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村村联建,推行抱团发展模式。如全镇整合衔接资金投入建设三村联建冷库、乡村振兴产业园等,实现“1+1>2”,累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三是探索集约发展型。在振兴社区、贾楼村、朱店社区等粮食主产区推行土地托管模式,实施粮食规模化经营,开展耕、种、管、收、售一体化托管服务,带动全镇集体经济年增收40万元。
坚持品牌带动,为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全力打造 “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聚焦集体经济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建设的示范引领效应。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大户+群众”的发展模式,打造“镇东村车厘子”品牌,实现以点带面为集体经济赋能增效。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由镇东村党总支牵头,部分种植户共同参与,成立“砀山县惠帮农合作社”,流转建设高标准车厘子温室大棚43个,建设集冷链、仓储、分拣、深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车厘子产业园。通过发展车厘子产业,镇东村实现“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多渠道帮助镇东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