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该镇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全方位、多层次的举措,构建起人才工作的坚实体系,为镇域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完善机制,打造人才工作“指挥中枢”。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各关键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依据镇域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制定贴合实际的人才工作方案。同时,积极与上级组织、人社等部门对接,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主动建立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将人才工作成效纳入镇村干部工作评价体系中,从人才引进数量、人才作用发挥等多维度量化评价,以积极有效地考核督促工作推进,让人才工作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精准摸排,挖掘乡土人才“富矿宝藏”。组建由镇干部、村 “两委”成员与志愿者构成的摸排队伍,深入全镇9个村(社区)。借助村民小组会议、微信群信息收集、逐户走访等形式,对辖区内人才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种植养殖大户、手工艺人、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详细记录其技能专长、工作经历、发展意向等信息。依据摸排成果,建立动态更新的乡土人才信息库,按照农业技术、文化艺术、电商营销等类别分类管理,目前已入库各类人才800余人,为后续精准引才、育才、用才提供数据支撑。
多元培育,提升人才发展“能力续航”。结合人才库信息与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等部门,邀请农业专家、技术能手开设“田间课堂”“车间讲堂”。利用“学习强国”、线上职业教育平台等资源,为乡土人才推送涵盖电商运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精品课程,鼓励自主学习。李庄镇里还定期组织线上学习交流活动,分享学习心得与实践经验,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提升人才知识储备与技能水平。
平台搭建,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引擎”。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重点项目,搭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以产留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新格局,引导本土人才依据产业类型组建产业联盟,推动本土人才资源共享。依托镇内的车厘子产业园、蓝印花布工坊、农产品加工厂等产业基地,打造人才实训基地。组织人才实地参与生产经营、项目管理等实践活动,在实操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如,安排电商人才到纸箱厂加工厂,参与产品包装设计、线上销售推广,实现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王恒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