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耿城镇辅村村以“微改造、微景区、微创意、微循环、微奉献”为抓手,正积极探索一条“小而美、精而活”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微改造”激活沉睡资源。摒弃大拆大建模式,以“针灸式”改造唤醒村庄记忆。充分利用宅前屋后菜地空地,采用篱笆围合,鹅卵石、老古砖、小瓦片艺术砌筑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竹园、小果园、小花园,进而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变废为宝,除将乱堆乱放物品集中清理、规整外,别具匠心将一些废旧老物件改造安置在石磅和院墙中,让老物件派上“新用场”,唤醒并留住村民心中的拳拳乡愁记忆。
“微景区”培育全域旅游。依托黄山脚下的优越区位优势,盛产竹、笋、茶叶、瓜果等特优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省级特色旅游名村的先发优势和网红效应,以美食和特色餐饮为重点,鼓励村民自主创业,打造茶馆、漫咖啡、文创工坊、农产品电商等文旅新业态。目前“黛娣的家”精品民宿已开放营业,经营涵盖民宿、美食、咖啡等内容。
“微创意”赋能产业升级。依托强村公司,以闲置资产入股共富工坊,打造工艺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村民就业难问题,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2025年通过黄山裕农工艺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87户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营性增收9万余元。
“微循环”构建生态体系。“烂菜叶喂蚯蚓,蚯蚓粪种菜,洗菜水浇花”,打造家家户户“庭院循环系统”。光伏路灯覆盖全村,雨水收集系统灌溉菜园,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垃圾处理实现“农户分类、集中转运、集中处理”,结合“生态美·信用好超市”,宣传和引导村民保护环境、守护生态家园。
“微奉献”凝聚治理合力。创新“微组织”激发自治活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础,打造巾帼服务队、“手拉手”帮帮团、旅游导向服务队,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文明劝导等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耿城镇辅村村余家中心村和美乡村建设已完成新建道路硬化180米,道路拓宽110米,拆除影响村民出行的附属余房7间190平方米,新建停车位8个65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150米,新建化粪池3个,“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宜游的黄山脚下美食村格局正在逐步成型。(许寅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