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安县水口镇人大以“硬核监督+柔性推动”双管齐下,上演了一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春日行动”。从设施运维到管网建设,代表们跑现场、盯进度、问实效,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监督拧紧责任链条。
较真碰硬,把脉污水处理“关键问题”
“终端设备跳闸怎么处理?水质达标数据敢不敢晒?”3月18日,水口镇人大组织部分代表突击检查辖区污水处理站,对照台账逐一“过筛子”。在水西村沉庄微动力处理站,代表们发现部分设备存在间歇性停运问题,当场要求运维方出具检修记录,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出水水质“盲样抽检”。“设施不能光建不管,长效运维才是真功夫!”镇人大代表李友亮直言。针对检查中暴露的电力不稳、污泥清运不及时等问题,人大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时限”督办机制,联合纪委开展“回头看”,确保3月底前完成4处终端设施升级改造。
破局攻坚,疏通管网建设“毛细血管”
“商铺污水直排河道,管网规划得提速!”在水东村“代表议事会”上,村民代表抛出的问题直击痛点。镇人大迅速行动,组织住建、环保等部门现场办公会,敲定3项硬举措:坚持规划先行,将集镇13家餐饮商户纳入污水管网应接尽接范围,3月内完成管线测绘;采取分段攻坚,对枣林、武集、甲埂村等集中居住区实施“雨污分流+智能井盖”改造,采用夜间错峰施工减少扰民;鼓励群众参与,发动村民担任“民间监理”,通过“随手拍”监督施工质量,20余名代表包片入户讲解管网维护知识,化解“怕挖路”“嫌麻烦”等抵触情绪。
创新机制,让代表监督“带泥土味”
“整改照片发群里,大伙都来打分!”镇人大创新推出“云监督”,通过微信联络群实时公示工程进度和问题整改进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倾倒废弃建筑垃圾问题,代表们联合镇行政综合执法队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检查,3天内清理建筑垃圾5吨。代表们更是把“智慧基因”植入长效管理,推动建立“红黑榜”积分制,村民参与管网维护能兑换农药化肥;在镇人大建议下,镇政府将30%的污水处理费返还村集体,用于聘请专职管护员。如今走进水口镇,家家户户门前贴着蓝底白字的“治污承诺书”,成了最生动的乡村振兴风景线。
“监督不是挑刺,而是为了治本。”镇人大主席张伟明表示,4月将启动“代表联企护碧水”行动,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方开展季度评分,用“动态化管理”守护水口水清岸绿。这场3月污水治理攻坚,不仅擦亮了生态底色,更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民主温度”。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