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河宁说”宣讲品牌走进群众“朋友圈”

2025-03-28 09:32:2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现在多交一点,以后养老金高一点,自己生活有保障,还能减轻子女负担……”近日,在汊河镇隆兴佳苑小区内,乡亲、邻里团团围坐在一起,向荣社区党委书记高静化身宣讲员正给大家宣讲养老保险缴费政策,用朴实的语言详细讲解缴费年限、缴费档次、财政补贴、领取待遇等内容,帮助群众算好“明白账”“经济账”“实惠账”,这种“接地气、有味道”的宣讲让在场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这仅仅是汊河镇先行先试,创建“河宁说”宣讲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汊河镇通过拓阵地、育队伍、优机制、促结合,持续开展大规模、多形式、全覆盖的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朋友圈”。

“宣讲党的理论,要用‘乡音’传‘党音’,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让老百姓听得懂、坐得住。”汊河镇宣传委员孙骏介绍,抓住“宣讲内容”这一关键,汊河镇结合国家政策、地域文化和榜样故事,活化宣讲形式,做好“宣讲+”文章。通过定制宣讲、趣味宣讲、曲艺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小切口讲述大政策,让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把党的创新理论讲透、讲薄,让理论宣讲入脑入心。由镇综合文化站牵头,创排了一批《移风易俗过大年》、《四老太逛汊河》、《谨防诈骗莫赌钱》等兼具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覆盖”要求,成立以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校老师、道德模范、优秀乡贤、本地致富能人、养殖能手、优秀青年人才等群体为主的18支宣讲队伍,实现了部门、行业、领域全覆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不定期实行送学“到家门、到工地、到企业”,为辖区人民群众搭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平台。

基层理论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宣讲队伍管理不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宣讲效果。为此,汊河镇建立宣讲员培训、竞赛评比、宣讲课程预约等一系列制度,提升基层宣讲员的能力和水平,挖掘、培养一批优秀基层宣讲员,开展“菜单”式宣讲,进一步扩大宣讲影响力。

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汊河镇坚持巩固“老字号”阵地与创建“新活力”平台相结合,打造多元传播矩阵,筑牢特色化宣讲阵地。

巩固“老字号”宣讲阵地。发挥“头雁效应”,镇党政领导班子既做实干家,又做宣传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等送到群众身边。“两代表一委员”、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党(总)支书记,深入调研群众所疑所惑,坚持“送课到村”“送学上门”,做到既准确把握中央要求,又充分尊重基层需求,在宣讲中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创建“新活力”宣讲平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1所17站,率先打造一批精品宣讲阵地,黄牌村“红色茶馆”开设红色茶馆“微课堂”,牢牢把握群众学习教育“口味”,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让群众在喝茶休憩时也能学到知识,习得技能。临溪社区为帮助辖区流动人口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将理论宣讲与“一老一小,助老育少”品牌活动相结合,依托“老年大学”与“无疆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象化、分众化宣讲,开创特色宣讲模式,提高了基层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以上精品阵地打造,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宣讲阵地全覆盖。

连日来,汊河镇百余名宣讲员以“‘举旗帜·送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活跃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群众“朋友圈”。(汊河镇 吕娜)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