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乡镇社区 > 正文

泾县黄村镇:党建引领促善治 三维发力筑平安

2025-03-28 09:20:44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泾县黄村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跟上级党委、政府部署,增强法治思维和治理能力,全力创建平安乡村。

锚定阵地“基础点”,构建多元格局。规范综治中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县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工作统一部署,于2023年7月底建成投入使用新办公场所。设置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信访接待室、法律咨询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分区,接入综治网格化平台及相关视频会议系统,构建基层治理“中枢”。统筹部门合力。 综治、司法、信访3个部门常驻办公,林业、民政、妇联等11个其他镇直部门动态轮驻,相关涉及部门随叫随驻,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县法院法官工作室、县检察院未检工作站等相关县直单位协助,各部门按照“五统”“七联”十二项工作制度,共创多元联动、无缝对接的基层治理格局。纠纷一站受理。推进矛盾调处、信访接待、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功能有机整合,实现群众进门有人引、问事有人答、意见有人集,对群众反映问题受理登记、分流交办、限时办结,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一站式”平台。

勾勒机制“联动线”,聚力预防调处。做实矛盾源头攻坚,坚持调解介入早。建立健全“日报告、周排查、月研判、季总结”工作机制,全力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建立清单台账,通报化解进展,制定调解方案,督促做好实质化解。针对土地纠纷、邻里关系等重点矛盾,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力量组建联合调解小组,依托“黄小和”人民调解室充分发挥“她力量”以及老党员、退休干部等“五老”人员作用,形成攻坚合力,了解掌握群众真实需求。筑牢群防群治防线,坚持矛盾发现早。深化网格精细服务,实行“五个一”网格工作法,网格员集“矛盾调解员、治安巡查员、信息采集员、政策宣传员、便民服务员”作用于一身,定期探访年老体弱、残疾困难等特殊群体,实时上报日常巡逻、隐患排查、信息采集情况,做到辖区居民全覆盖、服务全方位、管理全过程。开展“周联月访”工作,坚持问题消化早。推行“1+2+N”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镇干部每月驻村开展访民情工作4天,记录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由各村、相关镇级部门领办,建立民情处置台账,分层分类实施“三级响应”处置模式(村组立办24小时现场响应,镇级主办7日限时办结,县级联办14日集中攻坚),限时销号办结。推行民情处置一站式受理机制以来,全镇干部解决民生诉求333件,群众满意度持续跃升。

构筑平安“共同体”,提升治理质效。打造“治立方·和姐先锋”多元化特色治理品牌。集“预防-调解-赋能”三位一体,丰富场景化调解方式,着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彰显柔性治理力量。成立“和姐先锋队”,挖掘本地热心公益、有影响力的女性骨干,分为矛盾调解组、文化活动组、便民服务组。打造“和姐议事厅”,每月固定日期围绕村民关心的议题组织村民协商,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建立“和姐帮帮团”,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代购、陪护、课业辅导等服务,营造互助友爱的乡村氛围。强化重点人群管理。分级分类、动态管控精神障碍患者、在册社矫对象、安置帮教对象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全面掌握重点人群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不断提升关心关爱的温度和帮扶救助的力度。抓实法治宣传教育。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反邪宣传月”“反电诈宣讲会”等活动24次, “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8次,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开展政策宣传12次。近年来涌现3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其中2人受到省级表彰,带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刘昱辰)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