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立文,出生于1997年,生于汉家旧县,江左名都。年幼时家中长辈在闲暇之余练习书法,他便在身旁研墨,从小感受到书法国画文化熏陶,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青年时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听得陈雷激先生演奏的琴曲太古遗音,当琴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此声此生不忘。但在当时,受生活条件限制,无法在当地找到一架真正的古琴,便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知道,总有一天,
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一位杭州斫琴师,多方打听之下取得联系,经过多次上门交流,终将师傅打动,被其
收于门内。同年10月正式开始学习古琴斫制技艺。在师父悉心教导下,学习古琴每一步制作的工艺。从选料、裁锯、刨制、挖槽、粘合、刮灰胎、打磨、徽位、漆面、调音等每一步工序,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古琴琴材通常以杉木、梧桐、松木、梓木、所制,但都需年代久远的木料,木质干透,利于发音共振,选出需要的式样,按照古时流传下的尺寸画在刨平的面板,用锯锯切出来后用木刨刨出面板弧度。后用槽腹工具挖出槽腹并敲击面板听发出的声音来调整古琴的槽腹结构。梓木锯切出和面板一样的形状并开出龙池和凤沼用做底板,胶水粘合面板和底板,古人用大漆粘合。木胚完成后用大漆和鹿角灰调和后刮在木胚上干燥,灰胎需完全干燥后才能继续下一遍灰胎的制作,三遍灰胎后就已过去半年。
灰胎干燥打磨后需安装徽位 ,古琴有十三个徽位,以辨音位。安装好就可以做面漆,取大漆或者透明漆加入色粉调和好后用发刷刷在灰胎之上,面漆干燥后需用砂纸沾水打磨,漆面完成后就可以上弦,一张古琴就制作完成。细细算起来,一共有一百多道工序。一张琴每完成一道工序,就会暂停将之搁置在房前屋后,等其稳定再进行下一步骤。
如今斫琴的时候,仍然时常想起师父的叮嘱,斫琴是技术也是艺术,需细细体会才可制作出好琴。今后每天都会牢记,并实践下去。每时每刻都希望能做出真正的好琴,让爱琴者能弹上一张音色、手感俱佳的古琴。(詹锦程)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