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茆镇五号村坚持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农村党员素质作为抓党建促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引入“三心”、“三力”,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新方法,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推动五号村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坚守初心,筑牢信仰根基,提高凝聚力
初心,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员教育管理的灵魂所在。为了让党员们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五号村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五号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 4 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 2 小时。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内容,引导党员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鼓励党员每天自主学习,截至目前,全村党员在 “学习强国” 平台的平均积分已超过50000 分,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五号村每月精心策划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影片等。近两年来,共组织主题党日活动 24次,参与党员达480 余人次。通过这些活动,让党员们在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了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三是践行宗旨意识,为民服务解难题。五号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 10 个,党员责任区 5 个,组织党员定期走访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近一年来,党员们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0余件,如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低保、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修缮村道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凝聚了奋进力量。
秉持匠心,提升能力素质,增强战斗力
匠心,是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关键所在。五号村注重培养党员的匠心精神,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党员的能力素质,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本领。一是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致富能力。五号村结合本村实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党员开展技能培训。每年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党员及群众300余人次。通过培训,党员们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成为了村里的致富能手。二是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工作能力。五号村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党员,让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增长才干。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全村30余名党员主动请缨,成立了党员先锋队,日夜坚守在防汛抗洪一线。他们负责巡堤查险、紧急抢险等工作,累计巡堤查险400余次,为守护全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员们积极参与秸秆禁烧、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实践锻炼,党员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三是鼓励创新创优,激发创造活力。五号村鼓励党员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设立了党员创新奖,对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创新成果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近两年来,党员们共提出创新建议20余条,其中10余条建议被采纳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保持恒心,强化制度建设,激发创造力
恒心,是对工作的坚持不懈,是党员教育管理的保障所在。五号村始终保持恒心,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一是完善党员管理制度,规范党员行为。五号村制定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通过党员积分管理,对党员的日常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每月公布积分情况,年底根据积分进行评先评优。近一年来,共有10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在党员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拒腐防线。五号村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党纪党规,观看警示教育片。每年组织党风廉政专题学习4次,观看警示教育片6部,受教育党员达240余人次。同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财务、工程项目等进行全程监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推进民主决策,提升治理水平。五号村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要经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将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进行公开。近一年来,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共决策村级重大事项10余项,如村文化广场建设、环境污水治理等,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未来,五号村将进一步深化“三心”“三力”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外延,让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时代。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五号村 孙祎涛)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