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福祉和乡村的稳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党建引领始终是推动乡村治理的核心动力。从最初的党建联建,到如今追求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共生发展,既是理念的升华,也是实践的创新,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组织联建,织密“精细网络”,构建乡村治理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建能够打破以往各村党组织单打独斗的局面,以地缘、业缘、人缘为纽带,将相邻村庄或相关产业的党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通过建立跨村联合党组织,整合各村的党建资源、人才资源和服务资源,实现了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在日常工作中,联合党组织充分发挥特殊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乡村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重大事项,有效解决过去各村各自为政、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的问题,使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村民心中坚不可摧的“铁堡垒”。
产业联兴,激活“自治密码”,铺就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根基。而要让产业振兴真正落地见效,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引领。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产业联兴,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凝聚资源整合、要素调配的合力。一方面,党组织积极引导各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 或“多村一品” 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党建联建,加强产业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有的地方致力于以党建为桥梁,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和农户联合起来,成立产业联盟,共同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有的地方党员带头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实现共同富裕,让产业联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服务联抓,搭建“群众驿站”,架起党群关系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乡村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服务联抓,就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通过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下沉到基层,实现“一站式” 办理,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甚至“一次不用跑”。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治理联动,构建“共治矩阵”,奏响乡村和谐
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汇聚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村民等各方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要以村规民约为重要抓手,依托积分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活动阵地,实施以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技能就业等为重点的乡村治理“积分制”激励制度,有效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要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引导村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同时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持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乡村治理更加有序、更加高效。
从“联建” 到“共生”,党建赋能乡村治理共同体升级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让乡村成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好家园。(王恒辉)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