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网评 > 正文

基层减负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畅一公里”

2025-08-12 11:12:40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基层是党的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中处于关键地位。基层减负,简化的是程序,提增的是成效,其本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持续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实现基层减负,莫要让基层干部困在“群”里,忙在“表”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要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作风,切实为基层减负。减负,减的是冗杂,增的是信心,如果没有政策的正确解读和传达,没有整改形式作风的坚实力度,那么减负基层就是一句空话,畅通服务亦是无从谈起。

清理“滥挂牌”,破除墙上形式主义。现实中,群众办事“找不准、看不懂”的现象严重降低了基层事务办理的效率,既影响了基层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也削减了基层干部干事办事的积极性,不利于党群、干群关系。某区在开展“滥挂牌”专项整治,清理缺少政策规定依据的部门牌匾后,一线基层干部直言“肩膀负担变轻了,手上服务更实了”,这使得更多的基层干部得以从“形式主义焦虑”中解脱,回归自身服务的本职。未来我们还可以创新数字化手段,将牌匾“搬”上二维码,既保留了便民功能,又杜绝了形式回潮。在落实这一改革措施的同时,也要警惕“摘旧挂新”的反弹风险,要通过长效机制巩固成果,罗列挂牌准入清单,严控会议、督查考核等事项,定期进行“挂牌清理回头看”,防止责任转嫁,减轻基层干部“无限责任压力”,有力的打破形式主义屏障,为基层工作减负提效。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群众“办事省心”。

推行“一表享”,破解数据重复填报。基层工作的几大枷锁之一,表格数据的重复收取与填报,不仅加重了基层负担,消耗行政资源,导致基层干部陷于“表格海洋”,而且挤占了大量工作时间,使基层干部在一线干事办事上显得有心无力。某市通过整合多个部门的数百张表单的做法,实现“一表通填、多方共享”,表单精简近70%,既大大降低了数据填报的错误率,也给基层干部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让基层干部实现从“专心填表”向“用心走访”的转变。未来我们还可加大部门数据整合力度,优化填报流程,采用人工智能AI辅助填表,提升行政效率,让基层干部将更多的精力释放出来投入实际服务。同时也要警惕部门间协同不足,数据更新滞后等潜在挑战。

打造“一网办”,打破数据孤岛困局。当前,基层政务办事效率低的弊端正在逐渐暴露,技术手段落后,办事流程原始,部门程序闭塞,都制约着基层服务水平的提高,亦成为基层减负的关键突破口。例如,某市推行“一网通办”后,医保、社保等高频事项实现“秒批秒办”,群众点赞道“以前得跑3个窗口,现在扫码10分钟办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打破数据壁垒,让孤立的每一个“个体”,串联为一个“整体”,实现多部门间的有机联合,减少了基层许多重复性工作,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初衷,提升了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人民群众的好评如潮。反观之,我们也要警惕部分地区的系统“兼容性”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问责机制,革新区块链数据共享技术,设置数据共享考核指标,强化群众隐私保护,确保“一网办”真正成为基层减负、便民利企的“高速路”,而非流于形式的“数字盆景”。

基层减负没有终点,反而应是我国治理现代化的新起点。减负的核心在于“减形式,增实效”,唯有未来持续优化减负机制、创新减负方式、强化数字赋能,才能让更多的基层干部真正的从形式主义中解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让“基层减负”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基层干部的成就感。(李畅)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