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网评 > 正文

扎根泥土践初心:解码基层干部的“破”与“立”

2025-06-30 10:35:28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在广袤乡村,基层干部以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他们的身影构成国家治理体系最坚实的“毛细血管”。新时代赋予基层工作新挑战,基层干部既要打破惯性思维,更要树立为民新标杆,在“破”与“立”的辩证中书写时代答卷。

破“形式主义”桎梏,立“真抓实干”新风。曾几何时,部分基层干部深陷“留痕主义”泥沼,把拍照打卡当工作、用台账报表充业绩,看似“忙碌”实则脱离群众。某地推行“一线工作法”后,干部放下笔记本、拿起锄头,在田间地头解决灌溉难题,让政策真正“沾泥土、带露珠”。破除形式主义,需要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让干部从“材料堆”中解脱,将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中。

破“本领恐慌”困局,立“专业服务”标杆。面对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复杂课题,部分干部因知识储备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正是源于基层干部持续学习农业技术、生态治理等知识,将专业素养转化为发展动能。基层干部应主动融入“学习型社会”,通过技能培训、案例研讨、数字工具应用,成为懂政策、会技术、善沟通的“多面手”,为基层发展注入智慧力量。

破“畏难退缩”心态,立“担当作为”底色。基层工作常面临利益协调难、矛盾化解难等困境,个别干部选择“躺平”“绕道”。但更多人如黄文秀般,在脱贫攻坚一线冲锋陷阵,用生命诠释担当。破除畏难情绪,既需要组织给予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试者撑腰;更需要干部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以“钉钉子精神”啃下硬骨头,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新时代基层干部唯有以“破”的勇气革除积弊,以“立”的信念坚守宗旨,方能在田间地头、社区楼栋间,走出一条民心相通、发展共赢的康庄大道,让基层治理焕发持久生命力。(王雨婷)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