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在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强调,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为基层减负,减负能否见效关键在于厘清权责边界,整治形式主义,精简文山会海,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厘清权责边界,助力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基层负担过重,根源之一在于权责不清。一些上级部门将本应自身承担的职责“甩锅”基层,导致乡镇干部既要管那也要管,长此以往,消耗太多精力,以至于疲于应付,工作难有实效。厘清权责边界,明确上级部门与基层部门的职责边界。属于基层部门的业务,基层干部要勇于担当,属于上级部门的业务,基层部门要做好配合,让基层干部从“全能型选手”回归“专业型角色”,助力基层干部加速跑出业绩,跑出实效。
整治形式主义,助力基层干部把工作做扎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但有的地方仍热衷于“一刀切”,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考核级级加码、层层甩锅,“工作群轰炸”“App打卡”,这些曾是基层干部的日常,形式主义苦基层久矣。广大基层干部要树牢正确的政绩观,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要摒弃形式主义,敢担当勇作为,不敷衍塞责,不流于形式,真正把工作做实做细做透。
精简文山会海,助力基层干部把政策落实到位。“开不完的会”“发不完的文”挤占了基层抓落实的时间。更有甚者,一些地方以“调研”“督导”之名行“加码”之实。中央会议强调,督查检查应“走心不走形”,多采用“四不两直”随机走访,以实效替代台账堆砌。党员干部要纠正错位政绩观,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纠正政绩观错位,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把政策落实好,让群众受益。
基层活,则全局活;基层强,则国家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需要上下联动、久久为功,让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获得感,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方能释放基层活力,让干部轻装上阵,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张佑左)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