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利辛县王人镇始终把兜住民生底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产品加工为载体、以群众增收为目的”的思路,持续发力做大做强做精就业帮扶车间,走出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新路子。
深冬时节,在位于利辛县王人镇的博泽服饰公司成衣车间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由于订单充裕,目前工厂正在反季节加工夏衣,争取春节前完成来自广西的T恤衫代加工订单。
博泽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服装设计、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服装公司,现占地面积为6000余平方米,生产车间4000余平方米,员工宿舍、食堂1500余平方米,其原厂址位于浙江省濮院镇。在利辛县“双招双引”,返乡创业政策的鼓励下,公司于2019年5月整体搬迁至利辛县王人镇刘营村。
目前公司有员工260多名,其中技术人员达到180余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过去常年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技术积累后,也更愿意回乡就业,过去苦于没有相应的就业岗位。
柔和的灯光下,正在车位压线工岗位上加工服装的王玉兰,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浙江省杭州市周边的服装厂务工,掌握了全套的服装加工技术。听说家乡也有服装加工厂,而且工作环境和各项待遇一点不比外地差。她在2019年下半年决定返乡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37岁的王玉兰,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她想着就近有个事做,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上班。想什么,来什么,王玉兰的这个“小愿望”在这里实现了。“我原来在杭州的服装厂干过,学会了制衣技术,现在又能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天能收入200多元,感觉很幸福。”王玉兰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欣喜地说。
同样喜上眉梢的还有54岁的脱贫户韩梅。“在这里上班工资以计件形式结算,多劳多得,时间自由,还能照顾家庭。”在忙碌的制衣车间,韩梅满脸笑容地说。她一边缝制,一边整理,娴熟地用缝纫机缝制服装,不一会,桌上的布料便被她缝制成半成品。
韩梅是王人镇刘营村王桥庄人,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孩子上大学,她和丈夫因缺技术导致家中贫困,2019年年底,闲不住的韩梅想就近找个工作,可她年龄偏大,想找个活干也不容易,无奈之下只能闲在家里。“没想到一把年纪,还有机会学本领,并在本村找到工作。”韩梅开心地说。
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训,韩梅正式上岗。说起刚来车间的经历,韩梅不好意思地说:“刚上班时,由于业务不熟练,出活慢,主要干一些简单的制衣工序。”如今,她已经能熟练操作,裁剪、对齐、压线、锁边,一气呵成。
厂里还为员工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意外工伤保险等。同时提供免费吃住,订单又很充裕,让大家可以在家门口安心工作,努力挣钱,更坚定了像王玉兰一样的返乡人员,通过务工勤劳致富的信心。
目前,博泽服饰有限公司日产服装可达9000余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二期标准厂房已投入使用。将继续扩大工厂规模,增加产能,增加工种及工作岗位,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
“博泽服饰的建立既满足了辖区困难群体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难题。同时,促进村级创新完善就业帮扶模式,激活多元化村级发展活力,可谓一举多得。”王人镇副党委书记韩劲松说。
小车间,大民生。如今,王人镇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目前该镇工业企业就已经发展到了23家,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1800余人就近就业,让他们实现不出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愿望。(齐利娟)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