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明光市学前教育教研基地承办的2025年安徽省“学前教育教研改革研究”项目推进活动在明光市明光幼儿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精准教研”为核心抓手,聚焦“促教师成长、赋质量提升”目标,为全省学前教育教研改革落地提供实践样本。

活动特邀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更立教授,淮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程志宏教授现场指导;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学前教育教研员汪秋萍,学前教育教研员许明月,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万松、小学语文与学前教育教研员王莉,明光市委教体工委书记、局长孙铁,市委教体工委委员、副局长姚刚,市委教体工委委员王解宇等出席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地级及区县级教研员、园长、骨干教师,明光市公民办园长、教师共200余人现场参与,共同探索精准教研新路径。

观摩见实效 精准教研融实践
28日上午,活动在明光幼儿园自主游戏观摩中拉开帷幕。参会教师走进游戏现场,直观感受精准教研的落地成效:建构区里,孩子们用多种材料组合搭建大房车、代步车与“大炮”军车,搭完后化身司机、乘客互动,创意与成长藏于细节;运动区紧扣明光“手球之城”特色,以“小手球 大嘉乐”为核心设计阶梯活动,让幼儿在运动中强体魄、树规则;在角色区中,“小厨师”在农家小厨房开展晒秋活动,“小战士”在野战区演绎红色故事,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生活与文化;自然探索区里,泥巴成了“创作神器”!孩子们或捏出花朵、小动物,或搭配树叶、小石子,在创作中释放天性、提升能力。

致辞明方向 共启教研新征程
明光市教研室副主任、学前教育教研员杨兆梅主持开幕式。
明光市委教体工委书记、局长孙铁,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万松为本次活动致辞。

孙铁局长立足明光实践,强调本地锚定“幼有善育、育有优教”目标,通过新建公办园、教师专项培训、城乡园结对帮扶等具象举措,筑牢资源供给与师资建设双重根基,将以此次省级活动为契机,对标先进补短板,推动本地学前教育内涵提质。
宋万松副院长聚焦全省与区域协同,指出安徽学前教育教研改革已形成可复制经验,滁州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师资培训体系等稳步提质。他提出,将以活动搭建的全省交流平台为纽带,深化校地与区域联动,破解课程实施、家园社协同等核心难点,为全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滁州动能。

分享传经验 提质路径共探索
开幕式后,经验分享环节成为全场焦点。6位教育实践者结合本地、本园教研改革实践,带来干货满满的实践方案。
明光市教科室学前教研员杨兆梅以《多种途径促进区域学前教育教研质量稳步提升——明光市学前教育教研改革基地创新实践与做法》为题,从“1+2+3+6+N”体系的搭建,到“分层分类培训”的落地,再到“手球游戏特色研究”的推进,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学、每一项举措都直击痛点。
明光幼儿园教务处主任陈曦围绕《结对帮扶,赋能成长——菜单式帮扶的实践与做法》,分享了“以需求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的帮扶方案,让我们看到:优质资源的辐射,从来不是“单向输送”,而是“双向成就”。
淮南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王黎分享的《七园联动 研思共进》,构建了“三级四维”教研机制,用“数字化赋能”“本土化融合”打破园所壁垒,让优质资源真正“流动起来”。
凤阳县教研室主任赵雪莲以《深耕园本教研 厚植文化根基—凤阳县示范幼儿园非遗传承教研路径探索》为题,讲述“三纵三横三载体三保障”路径,将非遗融入园本教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传”。
芜湖市育红幼儿园园长汤逸清围绕《立足“三基” 研途共进》,讲解回归教研本质,要“基于问题”找方向,“基于现场”做研究,“基于质量”评成效。
来安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娣分享《联盟共建 双向奔赴——城乡学前教育跨区域教研的均衡发展》,提出“双向蹲点”让经验流动起来,“双向评价”让付出被看见,“双向成就”让城乡幼教并肩前行。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沙龙探创新 数字赋能精观察
当数字工具遇上幼儿观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午后,《数字工具赋能观察 坛式教研》沙龙如期开展。明光幼儿园8位教师现场演示:用数字化手段记录幼儿活动、分析成长数据,让原本抽象的“成长评估”变得可视化、数据化,彻底破解了“观察不全面、评估难精准”的一线难题。
专家引方向 赋能改革启新篇
压轴环节,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更立教授围绕《聚焦真问题,研思促成长——迈向有深度的园本教研》展开分享。作为学前教育领域权威专家,张教授结合深厚理论积淀与实践案例,从深度教研的内涵解析到落地路径指导,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为参会者带来系统性专业指引。
教育的征程没有终点,教研的探索永无止境。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引领下,在全体幼教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学前教育必将以更精准的教研、更扎实的实践、更温暖的守护,为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筑牢成长根基,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教育答卷!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