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官方网站
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
www.ahcaijing.com
您的位置: 首页 > 美好江淮 > 教育 > 正文

涡阳县公吉寺学区中心学校开展防震、消防演练暨反邪教法治报告会

2025-10-24 16:09:46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审核:张弘

为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与法治防范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10月23日,公吉寺学区中心学校精心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防震减灾与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并特邀镇政府平安法制办主要负责人开展反邪教主题法治报告会,以“实践+宣讲”双轨模式,为师生送上一堂生动的安全与法治教育课。

为确保演练科学、有序、高效,学校提前启动筹备工作,构建“分层负责、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

方案先行,细化流程:分管安全副校长牵头安全管理处,结合校园建筑布局、师生人数等实际情况,反复研讨制定《防震减灾与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细化从信号发布、避险动作、疏散路线到人员清点的全流程预案,明确“快速、安全、有序”三大核心目标。

分组定责,压实任务: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演练活动领导小组,通过专题会议明确各组职责——信号员负责精准传递警报信号,疏导员提前到达楼层、楼梯拐角等关键位置引导秩序,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学习避险知识、清点撤离人数,拍照摄像人员负责记录演练关键环节,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闭环管理。

随着第一声尖锐的警报声响起,防震减灾演练正式开始。听到信号后,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的指挥下,迅速双手抱头、屈膝弯腰,就近躲到课桌下方或教室墙角等安全区域,尽量降低身体重心,避免被坠落物砸伤,整个避险过程快速、规范,展现出良好的应急反应意识。

间隔片刻后,第二声火灾警报响起,消防疏散演练随即启动。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和疏导员的引导下,用衣袖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预设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操场指定安全区域撤离。过程中,师生严格遵守“不推挤、不奔跑、不逗留”的原则,疏散通道始终保持畅通。到达操场后,班主任立即清点本班人数,并第一时间向演练领导小组汇报,确保“不漏一人、全员安全”,圆满完成疏散任务。

疏散演练结束后,派出所消防干警随机开展消防演练实操教学。 民警结合校园火灾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灭火器的灭火原理、适用场景及“提拔握压”(提灭火器、拔保险销、握喷管、压手柄)的操作流程,同时重点强调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保持安全距离、对准火焰根部灭火等。讲解结束后,公安消防干警现场演示灭火器灭火全过程,火焰在干粉喷射下迅速熄灭,让师生直观感受到灭火操作的关键要点。随后,学生代表与教师代表主动上前,在干警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灭火器操作,从“看”到“做”,切实掌握消防安全技能。最后,公安消防员驾驶消防车,演示高压喷水灭火作业,强劲的水流精准喷射,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对专业消防力量的认知,也让安全防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演练尾声,分管安全副校长时政同志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他充分肯定了全体师生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同时针对疏散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强调“应急演练不是形式,而是保护生命的重要技能”,希望师生将演练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刻绷紧安全弦。

公吉寺学区党委书记侯兴社同志发表总结讲话,他首先感谢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向精心指导演练的派出所干警表示诚挚感谢;同时指出,校园安全是底线工程,学校将持续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师生应急避险能力,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应急演练结束后,活动转入第二阶段——反邪教法治报告会。镇政府平安法制办主要负责人以“认清邪教本质,远离邪教侵害”为主题,为全体师生带来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报告会上,法制副校长结合当前反邪教工作形势,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生动剖析邪教组织的本质特征、常见迷惑手段及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危害。他指出,邪教往往打着“宗教”“健康”“救赎”等幌子,编造歪理邪说,迷惑群众、控制思想,甚至引发家庭破裂、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必须高度警惕。同时,引导师生树立“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正确观念,自觉抵制邪教侵蚀。

整场报告会内容充实、案例鲜活,让师生深刻认识到邪教的危害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建设平安法治校园筑牢了思想防线。此次防震减灾消防演练暨反邪教法治报告会,既是对校园安全工作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法治”教育课。公吉寺学区中心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与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守护师生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公吉寺中心校)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