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可以供孩子们随意拼拼、叠叠的低结构材料,小小的纸杯虽不起眼,但在孩子们的手中,却玩出了多种玩法。近日,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红玺台总园小二班的孩子们和“小纸杯”开启了一段精彩的建构之旅,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探索好玩的纸杯吧!
第一阶段:好玩的小纸杯
游戏初期,孩子们用纸杯平铺围合成“停车场”、“小动物的家”,把少量纸杯交错式垒高,并惊喜地说道:“这是金字塔!”。部分幼儿还用纸杯拼出数字“1”和“2”。创作热情高涨的小建筑师们,不仅兴奋地邀请伙伴来欣赏自己的杰作,还主动请老师为这些作品拍照留念。
在看似随意的摆弄过程中,孩子们敏锐地感知着材料的特性,并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
越来越多的孩子尝试搭金字塔。但问题随之而来:纸杯总是倒塌。于是教师再次组织讨论:纸杯为何总是因为不同的原因倒塌呢?小朋友们纷纷说出了自己认为纸杯会倒塌的原因。
教师思考:通过观察,教师发现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兴致高昂,能够积极思考,通过反复调整纸杯的摆放位置,逐步将“金字塔”交错式垒高的结构向上、向两侧延伸扩展。在集体分享环节中,孩子们围绕纸杯倒塌的原因,讨论热烈,有探究精神。
第二阶段:看!我的纸杯塔
游戏开始了,子嫣先是选取一本硬壳图书铺底,然后放上四个靠在一起的纸杯,接着再放一本书,再放四个纸杯,如此循环向上垒高。一旁的其他孩子受到启发,也开始模仿搭建。孩子们边垒高边计数层数,当子嫣和升升想搭到第七层时,作品倒塌了。
第三阶段:探究稳定的奥秘
什么样的结构比较稳定呢?教师带领幼儿对比不同数量的纸杯、不同摆放位置以及不同图书的大小、摆放方式对稳定性的影响。
在游戏分享时,幼儿通过尝试和观察,发现能让纸杯塔稳定的好方法:
方法一:把纸杯放在图书的四角,用这种方法继续往上垒高会很稳。方法二:在每本图书上放满纸杯,层层垒高,这样也很稳。
游戏时刻: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一起找出硬壳图书,按照大小进行分类,做好垒高的前期准备。
为了支持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探索和创新,教师提供了更多种类的搭建材料,如不同形状的硬纸板、纸盒等,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同时还引导幼儿与同伴尝试一起合作搭建,通过团队合作来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问题三:还想搭得更高怎么办?
随着游戏的深入,很多孩子的作品越搭越高,明明没有倒塌,却因为身高限制无奈终止游戏,实在很可惜,有什么好方法解决呢?
这一想法得到教师的支持与肯定后,孩子们迅速投入实践,站在椅子、桌子上的孩子负责垒高,需要的材料由同伴配合传递,直到踩在桌子上也够不到的时候,才封顶结束。看到比自己身高还要高的作品,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教师在一旁时刻关注,引导幼儿注意安全。)
教师思考:当建构高度因幼儿身高受限时,教师应看见幼儿想要继续垒高的游戏意愿,并给予支持,当作品成功搭得更高,孩子们深刻感受到通过同伴协作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师小结:这场充满童趣的纸杯建构之旅,生动诠释了小班幼儿在“玩中学”的真谛。孩子们从最初的自由堆叠,到创造性地加入图书、纸板作为隔层,再到勇敢突破身高限制协同搭建纸杯塔,每一个环节都闪烁着成长的光芒。搭建过程中,幼儿需要感知和理解纸杯的空间位置、大小、数量等,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建立基本的空间、形状感知和几何概念。教师倾听并追随幼儿的想法,给出适宜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游戏持续深入。小二班的建构游戏仍在继续,期待孩子们更多的惊喜与发现!(桑敏讷)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