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和县双浮镇张小云小学开展以“我的主题·我的教学改进设想”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以张正道老师五年级数学《体积与容积》和李慧娟老师六年级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改进设想为例,探索“具体化教学”策略,通过情景创设、实践操作与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抽象概念理解力和历史文本感悟力。
张正道老师阐述了《体积与容积》的教学改进案例。他指出,这节课原本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难以区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并且空间想象力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采用了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策略。以生活化情境“快递箱子装玩具”作为任务,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箱子的容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安排了操作实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不规则物体(如土豆)的体积。同时,利用量杯验证容积,并结合科学课的“排水法”,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守恒性。
通过张老师成功的教学改进,以及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学生们清晰地明确了“体积是指物体外部的大小,而容积是指物体内部的承载量”。
李慧娟老师分享了《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改进案例。她提到,该课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对革命题材文本缺乏共情,理解仅停留在表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李老师运用从“文本”到“情感”的深化策略:通过播放李大钊纪录片片段还原历史情境,补充1927年社会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构建时代认知;设置“假如我是李星华”的角色代入写作任务,促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情感;同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学生围绕“信仰的力量”展开讨论。
经由李老师的教学改进与学生多维度的感知体验,学生得以深刻理解革命者的精神品格。
最后张永峰校长对以上两位老师的教学改进设想进行肯定,并强调教学改进的本质是让学习真实发生,通过具象化策略,我们让数学更“可触”让语文更“可感”,这才是素养落地的应然。
“知他山之高,思己水之浅”。每次的教研学习都是进步的号角,每一次的反思都是突破的信号。相信以后的教研活动,会涌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胡晓静 凡楠楠)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