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将“体育品德”列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其涵盖“遵守规则、责任担当、团队合作、坚韧拼搏、公平竞争”等重要品质。为全面落实“让每个生命出彩”的根本任务,近日,太和县双浮镇中心学校艺体组开展“体育品德培养”专题研修。本次研修聚焦于探索依托体育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系统性、创新性的探索,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徐俊老师以跳绳课为载体,多维度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与品德。在单人跳绳环节,徐老师引导并鼓励学生间相互打气,助力学生直面挑战,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调整心态,逐渐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坚韧的品格。在接力跳等团队项目里,摇绳者与跳跃者需保持高度默契,任何一人失误都会影响团队成绩。借此,学生深刻理解到“个人与集体共进退”,进而增强自身责任感。跳绳比赛过程中,严格的计数、动作规范等规则约束着学生行为,杜绝虚报次数等作弊行为,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价值。比赛有胜负,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坦然面对结果,为对手的精彩表现喝彩,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考虑到学生体能和技巧存在差异,徐老师采用混合分组练习,还设立不同难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树立“努力即值得肯定”的价值观。此外,课程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态,逐步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
在围绕跳绳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研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陈稳老师指出,学生在跳绳初学时,常面临频繁绊绳、体力不支的问题。此时,通过教师引导和同伴鼓励,学生能逐步调整心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培养坚韧的品格。陈晨老师提出,教师可实施目标分层策略,依据学生不同水平设定阶梯式目标,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挫败感。在跳绳比赛团队出现失误时,组织学生反思并讨论“如何改进协作”,而非相互指责,借此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张振恒老师强调,跳绳不只是身体锻炼,更是磨砺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合理引导,能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实现身心的共同成长,成为具备运动能力与健全廉亮亮校长总结道,跳绳简单高效,是锻炼身体、培养学生体育品德的重要载体。通过精心设计跳绳课程,既能增强学生体能,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改进自身动作技巧,鼓励学生为同伴提出建议,这种互动既能提升学生技术水平,又能锻炼其分析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从耐心指导到严格要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对体育精神的践行 。(徐俊)
热线电话:0551-62620110
举报电话:0551-64376913
举报邮箱:3598612204@qq.com